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垫江县志

垫江县志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兹编则为续咸丰钱志而作。《垫江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卷二,建置。卷三,食货。卷四,学校。卷五,祠祀。卷六,官师。卷七,选举。卷八,人物。卷九,列女。卷十,志馀。此志纲目,全依通志例。艺文仿《吴郡志》例,散见各条之下。其搜采之宏富,远胜于旧志,然体制仍未臻完备,叙述平乏无味,读之兴趣索然。

猜你喜欢

  • 黄山志

    二卷。清张佩芳撰。张佩芳,字荪圃,山西平定人。黄山在安徽县西北,与太平县接界。《黄山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共二卷。上卷首形胜、次寺观、次物产。下卷游记,载诸家游记,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其考黄山旧称黟山

  • 此山先生诗集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

  • 别本春秋大全

    三十卷。明冯梦龙(详见《春秋衡库》)撰。该书全录胡安国《春秋传》,间采《左传》史事,以备学子作时文捃摭之用。至于其他诸家之说,则仅录数条。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疑此书即《春秋衡库》。四库馆臣曾见内府

  • 便宜十六策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

  • 辽史拾遗

    二十四卷。清厉鹗(1692-1752)撰。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博览群书,留心金石碑刻,精于宋、辽史实。所著尚有《宋诗纪事》。《辽史拾遗》成书于乾隆八年(1743)。仿裴松

  • 浮溪精舍丛书

    十九种,六十七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发微》)编。是书所收多为宋翔凤所撰辑著作,此外尚有其外祖庄存与业师庄述祖几种著作。其中宋氏所辑《论语郑氏注》十卷是该类书中较为晚出而又辑录极为完备之书。所辑书尚有

  • 诸子品节

    五十卷。明陈深(详见《周礼训隽》条)撰。此书杂钞诸子,分内品、外品、小品。内品为《老子》、《庄子》、《荀子》、《商子》、《鬼谷子》、《管子》、《韩非子》、《墨子》。外品为《宴子》、《子华子》、《孔丛子

  •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十五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年),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遂退居教授乡里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从沈贵宝,董

  • 读通鉴论

    三十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明崇桢举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王夫之在衡山举兵抗清,战败后退到广东肇庆,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行人。后

  • 东峤集

    十五卷。明李承芳(1450-1502)撰。李承芳,字茂卿,号东峤居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寺副,后病归乡里卒。著有《东峤集》。是编为承芳诗文集。凡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