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坦园诗录

坦园诗录

二十卷。《坦园文录》十四卷。清杨恩寿(1835-1891)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多年。恩寿不仅工诗文,而且善写传奇,著作颇丰。著有传奇《姽婳封》、《麻滩驿》、《桂枝香》、《桃花源》、《理灵坡》、《鸳鸯带》、《再来人》等七种。除《鸳鸯带》外,余六种合称《坦园六种曲》。另有戏曲论著《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丛书《坦园全集》。本《诗录》二十卷,辑作者从1847年至1891年间诗作一千三百八十三首。《坦园录》十四卷,内容为序、论、议、书、传、行状、墓志铭、记、书事、铭、赞、辞赋、诔、祭文,共辑九十二篇。有清光绪中长沙杨氏刻《坦园全集》丛书本行世;今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标点本。

猜你喜欢

  • 律吕正声

    六十卷。明王邦直(生卒年不详)撰。王邦直字子鱼,即墨(今属山东)人。曾任盐山县县丞。该书以卦气定律吕,推步以《太元经》为准,分寸以《吕氏春秋》为准。所以其主旨依据李文利的黄钟三寸九分之说。是书援引浩繁

  • 斠补隅录

    十四卷。清蒋光煦撰。蒋光煦字生沐,号放庵居士,室号“别下斋”。浙江宁海人。少孤好学,喜藏书。此书为作者所辑丛书《涉闻梓旧》中的一部分,是作者读书时所札记的古书十四种。此书主要是作者根据所辑古书做的摘录

  •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

  • 忠义录

    ①十四卷。明王蓂(生卒不详)撰。王蓂,字时祯,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忠义录》从历代史传搜罗有关忠义事迹,分类编排而成,以伯夷以下597人为上,张良以下

  • 今古文尚书授受源流

    一卷。清马贞榆撰。马贞榆字贵立,广东顺德人,优贡生。本书就《尚书》考定今、古文的授受源流,今文首为伏生,其次为张生、欧阳生、晁错等以及后汉治欧阳《尚书》而不知师承的牟长等人。后汉治大夏侯《尚书》而不知

  • 女学

    六卷。清代蓝鼎元(1680-1733)撰。此书是一部约束妇女的封建礼教规范,摘录经典、史传中有关内容及格言,按朱熹《小学》体例,分(妇女)“德”、“言”、“容”、“功”四类,书中杂有作者的有关论述。此

  • 诗传考

    六卷。清陈孚(生卒年不详)撰。陈孚字子实,河南夏邑县人。生平无考。是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诗传提要》,引《史记》至成伯瑜说共五十五条;第二部分为《诗考绪言》,似叙己见,实本旧说,共三十八条;第三部分

  • 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何御史即何舜宾,因清厘豪强侵占遇害,其子竟杀身以复仇。乡人附祀何氏父子于萧山德惠祠。该祠原祀宋县令杨时和明尚书魏骥。后年久祠圯。移建时,杨、魏入祀,而何氏父子未入。

  • 十一经音训

    二十六卷。清杨国桢辑。国桢字海梁,四川崇庆人,官至闽浙总督。此书是他任河南巡抚时刊刻的。首有自序及林则徐等人的序,还有刘师陆撰写的例言。书仿甘肃兰山书院所刻之《经训约编》,只是《经训约编》体例未善。例

  • 西原遗书

    二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安徽省亳县)人。正德九年(15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弘治甲戌,而实际应为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宗南巡,薛蕙极力加以谏阻,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