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在官法戒录

在官法戒录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序,其中说,地方胥吏舞文弄墨,作奸犯科,干出了种种罪恶勾当,其原因在于不知礼义的可贵,丧失了廉耻之心。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对他们进行道德修养教育。于是,陈宏谋在理政之余,采集史籍中所载的吏胥之事,并加论语,结集成书,名为《在官法戒录》。目的在于,使天下之人、包括男女老少及贵贱贤愚者,均引为教训,以戢息恶念,发扬善心。书分四卷:卷一为总论,卷二、卷三为法录上下,卷四为戒录,备列了善吏招致吉祥、恶吏招致祸殃的事迹。可以看出,作者在教导胥吏弃恶从善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但是书中的因果报应在实际上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有乾隆刊本。陈宏谋著有《培远堂全集》。

猜你喜欢

  • 闻见录

    一卷。明姚宣(约1621年前后在世)撰。姚宣,字懋昭,应天(今河南商丘)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著有《闻见录》一卷。《闻见录》所记杂事,多涉及神怪。著述态度比较认真,内容里如果是旧事录用,就注明出自何

  • 温经室游戏翰墨

    二十卷。清孔广林(生卒年不详)撰。孔广林,字幼髯,山东曲阜人。著名经学家孔广森之兄。孔广林一生敦朴好古,精研经学,著有《说经五稿》三十六卷,《仪礼·士冠礼》一卷,《通德遗书所见录》七十二卷。晚岁亲故凋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载书图诗

    一卷。清王士祯(生平详见《十种唐诗选》辞目)编。康熙四十年(1701),王士祯官刑部尚书时,乞假返里,改葬其亲,载书数车以归。其门人扬州禹之鼎绘成该图。一时文人名士多为题咏。士祯将其汇集成编。图后首载

  • 缀白裘合选

    四卷。卷首题郁冈樵隐辑古、积金山人采新,然此二人姓名、爵里不详。此书为元以来传奇的摘编,所选由一出至五出不等。其目为:《琵琶记》、《北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草庐记》、《寻亲记》、《金钏记

  • 诗叶考

    八卷。清陈天道(生卒年不详)撰。天道字锡我,清河(今江苏清江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天道据朱熹反切之说、《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叶韵之说及《佩文韵府》,参考司马温公《指掌图》,再用《康熙字典》校正,作《诗叶

  • 春秋传

    十五卷。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皆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以释《春秋》。其褒贬义例多采《公羊》、《穀梁》之说,《四库提要》批评其“不免于膠固”。此书所用经文杂采三传,不主一家,又以经传连书,不

  • 穀梁申义

    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的今文学者。他认为历代研究《穀梁传》的人很多,著作也不少,但能切中其义旨的为数不多。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虽然引证广博,在保存汉晋旧说方面有一定的成

  • 重纂三迁志

    十卷。清孟广均原纂,陈锦、孙葆田重纂。广均山东邹县人,为孟子七十代孙,世袭五经博士。明代史鹗曾撰为《三迁志》,记孟子事迹、世系及历代祀典等。其后明胡继先、吕元善及清孟衍泰皆有纂修,至广均再修,仅成草稿

  • 宁子

    一卷。周宁越撰,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宁越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周威王的老师。《汉书·艺文志》,儒家类中有《宁越》一篇。马国翰据《吕氏春秋·不广》篇、《说苑·尊贤》篇,辑录二节,附以事迹,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