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五十卷。《补遗》一卷,《续编》、《又续编》一卷。清黄秩模编辑。黄秩模,生卒年不详,字正伯,江西宜黄人,从序言中可知此书当成书于咸丰元年(1851),咸丰三年(1853)有蕉阴小榥刊本。书前有郑志昀、黄传骥、采云山人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有张步渠、余瑚、黄秩浚、余元登、黄廷弼、陶杰题辞。所收作者按姓氏,依韵编次,共收女作家一千九百三十八人,《补遗》五人,《续编》五人。黄传骥序曰:山川灵淑之气,无所不钟,厚者为孝子忠臣,秀者为文人才女,其郁而不宣者,结为奇珍异宝,余而不尽者,散为芳草奇花。夫忠臣孝子,史不绝书,争光日月。即文人亦得以尺简寸牍,荣当时,传后世,心慰而气稍舒矣。唯闺阁之才,传者虽不少,而埋没如珍异,朽腐同草木者,正不知其几许焉也。此曷故欤?盖女子不以才见,且所遇多殊。或不能专心图籍,镇日推敲,此闺秀专集之所以难成也。成帙矣,而刻之未便,传之无人,日久飘零,置为废纸己耳。家人及子若孙,且不知,遑论异地哉?遑论异地之能尽采哉?此闺秀合集所尤难成与难传也。吾族叔立生通守,勤学好问,显微阐幽,尤其愿也。有得辄裒集而类纪之,故《逊敏堂丛书》之成,不假经营,掇拾付匠而已。独《柳絮集》迟之又久者,意在博采无遗。兹所集几二千家,重加删订,少者一二篇,多不过数十首。道蕴柳絮,传诵至今,何事多为。所惜吾宜诗媛夥矣,而已往者散逸难求,现在者秘藏不出。即吾叔母万宜人积年所作,唯小姑饶节孝得见而知之,时与赓和。仍戒以我等酒食是议,以诗名非福也。女声之有母风,酷爱吟咏,禁之不可,夫然后万宜人乃以能诗著。叔选《柳絮集》,初未登载,诵其所作,皆温厚和平,无乘正始。极促之,乃收入。又若神网应氏者,富于篇什,吐属亦工,为予初室吴孺人中表女兄。二人幼同学,长同居,互以诗词相磨砺。闻应尤博洽古书。吴初适予,恒诵其联吟得意语,索稿阅之,题曰《淡花诗草》。并出应与己唱和之函,如白传邮筒者数十。流览一过,觉应诗秀而润,吴诗软而腴。归予甫三年,以热症乘方而逝。应先数年适奉新曹氏,亦故宦家,旋有黄鹄之赋。家景萧条,冰霜励节,想笔砚久焚矣。万宜人能诗非福之言,益信。方叔之集诗也,予拟检应诗付之,竟不知何时羽化。前十余年尚记多篇,今唯忆七律结云:“怜卿允系才华妙,翻讶相如属女身。”盖和吴室《夏日寄怀》“静对金萱娱夏日,十分消瘦苦吟身”语也。昨恰于敝簏中拣得数纸,盖庚辰春吴裁四纸书斑竹摺扇寄应。应次和之函,并弁其词云:寸心千里,目穷星汉之迢遥;一日三秋,肠断光阴之递嬗。前言难践,后会何时。回思对镜同妆,分笺刻烛,集竞夸乎香茗,才肯让乎左芬。角胜争奇,抚今追昔。杀南山之青简,写意无穷;引东海之洪波,流情不已。愁如云而尝聚,泪若水以难乾。况夫戛玉新词,写尽春闺离绪;赠琼雅意,传于夏莲齐纨等语。前后洋洋洒洒,尚遗数百余言,苦觅终不可得,惜哉!因忆吴病前和应作有云:多病只应侍王母;瑶池无事尽敲诗。竟成谶语,此都非厌卷,能忆者仅是耳。因知山川灵淑,无所不钟,而闺阁篇章,得传甚妙也。志之以为集中诸诗媛幸。咸丰纪元嘉平上浣,族侄传骥叙于仙石之南垣西塾。此书收集了清代闺秀诗人千百余家,是在众多闺秀中精选而成的,可说是清代收集闺秀才女及作品于一家而继《撷芳集》之后又一部集大成者。并且作者对每位入选作家及作品均有所论述。对保存清代女作家及其作品,对研究女作家生平及其思想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猜你喜欢

  •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

  • 程氏经说

    七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此书乃程颐(详见《易传》)解经之语。《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二程全书》称《伊川经说》。内容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程颐之学,除《易传

  • 仪礼丧服文足征记

    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曾任江苏嘉定教谕。与戴震同学于江永,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对古代名物的考订,绘图列表,便于稽寻。谓《禹贡》扬州的

  • 皇霸文纪

    十三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鼎祚字禹金,安徽宣城人。守德子,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尝称之,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其中。有《才鬼记》、《青泥莲花记》、

  • 读书随笔

    ①二卷。清杨树椿撰。此书上卷是读《书集传》,下卷是读《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此书考证地理方面颇为详核,如此书称郦注“南历冈穴”即经文中逾字,自潜至沔有一逾,自沔至渭又一逾,经中只言一逾。由桓入潜,潜即西

  • 东台县志

    四十卷。清姚兆昌、周右修,蔡复午、袁承福等纂,王恩元续修。姚兆昌,字醇庵,清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嘉庆十三年知东台县事。周右,字寄庵,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嘉庆二十年知东台县事。蔡复

  • 谈艺珠丛

    二十七种,四十五卷。清王启原编。王启原字君豫,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王启原学术、诗文均善长。此丛书所收为历代诗话著作。据其自序云:“盖自梁刘勰有明诗之篇,钟荣品诗遂详派别,唐人好言类格,而表圣之品,犹能

  • 方言类聚

    四卷。明陈与郊撰。陈与郊(1544-1611)字广野,号禺阳,又号玉阳仙史、高漫卿、任诞轩、隅园,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好戏曲创作,有《昭君出塞》等

  • 西夏记

    二十八卷。近人戴锡章撰。编年史西夏史书。锡章字海珊,开县人。曾入史馆任职。赵尔在是书序中称“纪盖本张氏鉴《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西夏书事》、陈氏昆《西夏事略》而增辑之者,益以丛刊搜猎之广使一代得失

  • 孝经中秘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引《御览》“某作孝经”一百六十字,跟其他辑本相同。取《路史》校之,二者不同有:“某作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下有“乃”字,“天”下无“则”字,“玄云”作“玄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