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李若昌辑。李若昌字小泉。此石刻于同治、光绪间。第一卷收陆机《平复帖》、怀素《苦笋帖》、唐僧《法藏》、赵孟頫《师说》。第二卷收吴仲圭、董其昌、祝枝山、吴应卯、沈周、张瑞图、傅山、黄道周、唐伯虎。
十四卷。清傅上瀛撰。上瀛,石首(今湖北石首)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有清光绪丙申(1896)典学楼刊本。
十六卷。清谈金章(生卒年不详)撰。金章字心揆,号黄浮,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家世业医二十一世,祖父、父皆名动一时,为当时名医。谈氏约生于明末清初。幼承家学,亦有医名。博学多闻。此书又名《幼科诚书》,成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没有此书。马端临《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因而怀疑此篇是后世术士附益之书。考此篇首简“文王比隆兴始霸”等等,孔颖达《诗疏》引之,作《是类谋》疏。又引
二种二卷。清张穆(1805-1849)编。张穆字石洲,初名瀛暹,山西平定人。治经史,精于西北舆地之学,著有《蒙古游牧记》。该书收《顾亭林先生年谱》一卷、《闫潜丘先生年谱》一卷。顾亭林即顾炎武,明末清初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通鉴刊本识误》)撰。分上、中、下三卷。严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以其卷帙繁巨,刊刻不易,乃携赴云南任所,弃衍书所补分注,取其补正《通鉴》原文者,逐
二卷,清郑士范纂修。郑士范,凤翔人,曾任印江县知县。印江为古思印之地。汉为酉阳县。隋为务川县。旧无志乘。道光中,郑士范任县令,为补无志之缺,遂撰成此书。《印江县志》道光十七年(1837)写本,共二卷。
十二卷。明杨起元(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杨起元,字贞复,广东归善人。万历五年(1677)进士,选庶吉士。累官吏部左侍郎。卒天启初年,追谥文懿。著有《识仁编》,已著录。此集为其孙廷春所刊。
一卷。魏周生烈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生烈姓周生,名烈,三国魏敦煌人,魏初征仕。明帝时注经传,多传于世。《论语义说》已著录。是书一名《周生烈子》,一名《周生子》。其内容,阐明尧舜、孔子之语。《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