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讲义

四书讲义

四卷。清安维峻撰。维峻字晓峰,陕西秦安(今陕西秦安)人。官至给事中。是书随意就一章或数章为说,不依书的次第,其说纵横泛滥,博而能切,其中有说四书而兼正他经者,如陈成子弑其君章。维峻谓圣人因旧史以作《春秋》,旧史从赴告之文,有所损不能有益,弑君之国,每不以实赴,大都以微者当之,故书曰某国弑其君,某国人弑其君,此经所以书齐人弑其君王于舒州。此说甚当,并可以解《论语》解《春秋》。又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章,谓圣人欲以文王刑于之化为家法,因辨孔门三世出妻,一世再嫁之说之诬圣。此说也极当,并可以释《论语》,释《礼》。卷首有刘尔炘序及维峻自述。该书有宣统三年(1911)刊本。

十一卷。清王元启(1714-1786)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清学者,历算家。著有《惺斋杂著》、《勾股衍》等。是书卷首有自序,章次为《大学》一卷、《中庸》四卷、《论语》三卷、补一卷、《孟子》二卷。大旨宗朱注而推衍其义,对稍违朱注之他说,加以辨正,却并不完全墨守朱注。铢权黍量,析理极精,尤详于《中庸》。《中庸》论鬼神遍证群说,繁而鲜当。书中说《孟子》,最简略也少阐明。该书有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六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条。此书乃其为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万历三十七年(1609),其孙郑心材始刊之。《四库提要》原题无卷数,据《四库采进书目》知当为六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亦作“六卷,刊本”。

四十三卷。清吕留良(详见《四书朱子语类摘抄》)撰,其门人陈编辑。留良有感于读书士子,溺心科第,时文之外,不知其他,于是寄其意于批选时文与讲解《四书》。是书凡《大学》三卷,《论语》二十卷,《中庸》六卷,《孟子》十四卷。先是坊间有留良《四书语录》之刻,以为中多混杂,且有妄意增删之处,因与同学蔡大章等及留良子葆中更互商酌,而成是书。留良之意,认为欲明孔孟之道,必求之于朱子之书,故书中悉就朱注发挥,然体会有得,多有比朱注更精更切者。该书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天盖楼刊本。

① 一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因忤旨,归故里。与弟允成创东林书院,与同道讲学其中,抨击奸佞,声名大振,阉党魏忠贤等视为寇仇。卒后谥端文。著有《顾端文遗书》、《小心斋札记》等。是书所讲只二十二章,就大处阐发,要处指点,精粹切实。其讲“举直错诸枉”章,讲“鸡鸣而起”章尤警透。讲“行己有耻”章,谓夫子于子贡问士,独提出一“耻”字,这“耻”字极有精神,极有气力。耻道德不如人,究不到圣贤不肯干休。说四书句句字字落在实处,颇能针砭时弊。该书有同治八年(1869)小石山房丛刻本。② 不分卷。明高攀龙(1562-1626)撰。攀龙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学者,著有《因易简说》、《四书讲义》、《春秋孔义》等。是书为攀龙平时讲学之作。拈某章或某节而为之说,中多体会有得之言。如讲“六十而耳顺”二节,谓圣人之学全用逆法。讲“一贯”章,谓所谓“一”不是只说一个心,是说这个心到“至一”处,一便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一齐穿透。此数章讲得最警切悚动,虽解经之旨未尽合于先儒,而为学之方,大有益于学者。其余说理均能透入深际。书首有小引,谓圣人之言,皆言吾之所以为吾,可以识是书之旨。有崇祯四年(1631)刊《高子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甘泉县续志

    二十九卷,首一卷。钱祥保等修,桂邦杰纂。钱祥保、桂邦杰,生平俱见本书民国《江都县续志》。此志主要继前志后,记甘、江合并前三十年中邑内之事。记事下限断至清宣统三年(1911),惟《人物》门目,殁于民国者

  • 皇明从信录

    四十卷。明陈建辑,沈国元订。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明广东东莞人。嘉靖举人,后授侯官教谕,任山东阳信县令。著有《皇明从信录》、《学蔀通辩》、《皇明通纪》等。国元,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国榷

    一百卷。明末谈迁(1594-1657)撰。迁原名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署“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人。明诸生,终身未仕。史学家,性喜博综,致力于子史百家之言及诸子历代掌故,立

  • 直隶五河图说

    一卷。清黄国璋撰。黄国璋,宜兴人。好习河道水利等事。为河官治永定诸河。凡河道所经,切实调查,绘图贴说,以为根本救治之计,因之而撰此书。石印本,共一卷。主要记直隶五大干河脉络分合水势涨落情形以及疏涧之法

  • 春秋本义

    ① 三十卷。程端学(1280-1336)撰。程端学字时叔,号积斋,庆元(今属浙江)人,元代著名经学家。元英宗至治进士,官国子助教。动有师法,刚严方正,学者惮之,迁太常博士,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以通《春秋

  • 苏沈良方

    八卷。宋苏轼(已著录)、沈括(详见《梦溪笔谈》)撰。此书又名《苏沈内翰良方》,系后人将苏轼《论医药杂说》(一说为《苏学士方》)合入沈括所撰《良方》而成。《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为十五卷,陈振孙《书录解题

  • 大拙堂集

    九卷。明杨载鸣(约1551前后在世)撰。杨载鸣,字虚卿,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通政使。著有《大拙学集》。是集凡九卷。前六卷为杂文,次二卷为诗,末卷则为杂著。杨载鸣为明

  • 三忠传

    一卷。清末荣禄(1836-1903)编辑。荣禄满洲正白旗人。满族。瓜尔佳氏,字仲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助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该书记其祖父塔斯哈、伯父长瑞、父亲长寿。塔斯哈官至喀什葛尔

  • 读易杂说

    一卷。清陈世熔撰。陈世熔字大冶,又字雪楼。安徽怀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甘肃知县。此书杂说三连、六断、仰盂、覆碗、中虚、中满、上缺、下断。如第一讲奇偶象形,说奇为一,象天为乾。偶为一一,象

  • 理学张抱初年谱

    一卷。明冯奋庸编。奋庸字则中,明末河南宜阳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系谱主门人。谱主张信民(1563-1633),字孚若,号抱初,河南渑池人。明隆庆年间(1567-1572)选贡,官任怀仁知县。曾创正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