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登科记考

唐登科记考

三十卷。清徐松撰。徐松(1781-1848),字星伯,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嘉庆年间进士,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后由翰林院编修擢湖南学政、潼商兵备道,因事谪戍伊犁,赦还后复官内阁中书、陕西榆林知府。博览群书,精于史学,尤长于地理之学。著述有《西域水道记》、《新疆识略》、《唐两京城坊考》、《唐登科记考》等,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三百六十六卷,为传世的《宋会要辑稿》。科举制兴于隋,盛于唐,初有进士题名录,记录同榜者姓名、郡望、行第等,以为纪念。随后,就此原始记录加以扩充、整理、分卷,成为“登科记”专书。这类专书,先是私人著述,唐宣宗时由于执政的爱好与提倡,便出现了官书。大中十年(856),郑颢始奉敕编呈《诸家科目记》十三卷,宣宗阅后下令逐年编录。有唐一代,“登科记”一类的著述,据徐松在该书《例言》中所考,“不下十余家,见于《新唐书·艺文志》者,惟三家而已”。其崔氏《唐显庆登科记》五卷,所载自唐初至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已非原书。姚康《科第录》十六卷,自武德至长庆二年为十一卷,其后又被续补自长庆三年至天珰丙寅(906)。李奕《唐登科记》二卷,至宋散失,仅存《登科记序》一篇。这些著述,南宋洪适重加编集,为《唐登科记》十五卷。至元代以后,这类著述日渐散佚,仅《文献通考》卷二九、卷三十中保存有“唐登科记总目”、“五代登科记总目”。徐松即以此为纲,从大量文献资料中辑录纂集成该书,时在道光十八年(1838)。该书前二十六卷,编年载录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科举沿革大事、知贡举者姓名、各科录取人数及可考者姓名、试题与对策原文。每项资料,均注出处。卷二十七附考,按科著录年代不详的人物:进士科六百九十三人,明经科二百五十六人,制科七十六人,总计一千零二十五人,以大致年代为序。最后三卷为别录,辑录有关唐五代科举掌故、议论、诗文等文献资料。该书取材广泛,史籍、方志、类书、文集、笔记、碑志,汇辑唐五代有关科举的各种资料为一书。对于某些问题的考订翔实,加有按语。该书可视为是有关唐五代科举问题的一部系统的工具书,最初由王先谦于光绪十四年(1888)编入《南菁书院丛书》刊行。1941年,岑仲勉著《登科记考订补》,收入《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一本。1984年,中华书局以《南菁书院丛书》本为底本,参以岑仲勉订补,出版了校点本,分三册。

猜你喜欢

  • 虞乡县新志

    十卷。徐贯之、周振声修,李无逸等纂。徐贯之字慕曾,河南沁阳县人。山西陆军营务处衔署理虞乡县知事。周振声字裕如,河北宛平县(属北京丰台区)人,民国七年(1918)任虞乡县知县。李无逸字念闻,邑人。民国六

  • 文章精义

    一卷。宋李涂撰。李涂,字耆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其事迹亦无可考。著有《文章精义》。是书世无传本,诸家书目亦皆不载。唯《永乐大典》有之。考焦竑《国史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亦无传本。清乾隆年

  • 易史象解

    二卷。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该书取《易》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每卦为一解。《自序》称其本程传、朱义、诚斋、紫溪之说,而参以己见。但实际上

  • 朱子语类纂

    十三卷。清王钺(详见《粤游日记》)撰。此书为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取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摘其理气、鬼神、性理、论学四门,余皆不取。四门之外,又各存大略,间附己说,如朱熹谓“理气本无先

  • 广安州志

    八卷,清王兆僖修,廖朝翼纂。王兆僖,曾任广安州知州。廖朝翼,荣县人。广安州有志始于清雍正八年(1730),为知州曹蕴锦所修。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州陆良瑜,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州刘有仪,先后

  • 续礼记集说

    一百卷。清杭世骏(1697——1772)撰。杭世骏,字大宗,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经、史学家。举雍正乡试,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纂《三礼义疏》。改御史,条上四事忤旨,下

  • 味经山馆诗钞

    六卷。文钞四卷。清戴均衡(1814-1855)撰。戴均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于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

  • 观无量寿佛经疏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无量寿佛经疏》是由智讲说,弟子灌顶听记整理成书。此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心观净即佛土净。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主旨在于申解

  • 安甫遗学

    三卷。清江承之(1783-1800)撰。承之字容甫,安徽歙(今歙县)人。十四岁从张惠言学读,后治经,学郑氏《礼记》及郑氏他书,并及先汉诸儒之说。年仅十八,因病而卒。所著有《周易爻义》《虞氏易变表》、《

  • 绍陶录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