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三卷,宋孙甫撰。孙甫(998-1057),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秘阁校理,并著《三圣政范》,以前三朝故实校时政得失,力陈与西夏和盟的利弊关系,直言敢谏,反对宋夏和议,甚至指斥仁宗的奢侈荒靡,对好友杜衍等人的过失,也直言于朝。后来出知数州,历直史馆、河北都转运使等,一生好古文,善议论,曾著《唐史记》,以唐代君臣行事,论断一代治乱,现仅存《唐史论断》。孙甫因刘的《唐书》烦冗芜杂,遗略多失体法,于是就改用编年体例来编写,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嘉祐元年(1056年),历经十六年的时间,写成了《唐纪》一书,此书共七十五卷,因其善恶分明,可为后人龟鉴,而且它又各系以论,共著成九十二篇。孙甫去世以后,《唐纪》一书存入宫中,世间没有流传,以后只有《论断》传世。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曾在剑州(今四川省剑阁县)将此书刻版印刷,后来蜀版不存,端平乙未(1235年),黄淮又在东阳(今属浙江)刻印此书。后来此书的版本还有《学津讨原》本、《学海类编》本、奥雅堂本、《艺海珠尘》本、《函海》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解诗经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范士增,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卷以《周易》成句解《诗经》。如以“妇人贞贞从一而终也”解《柏舟》全旨,以“圣功也”解《淇奥》全旨,以“纯粹精也”解“如金如锡”,以“饮食必有讼”解“民

  • 闽学志略

    十七卷。清李清馥(详见《闽中理学渊源考》)撰。记述自唐至明福建学者事迹。大旨以朱熹为宗,凡朱熹一派门人皆收录,朱熹以前自唐欧阳詹以下人物列为前编,体例仿汤斌《洛学编》。人各有传,介绍其生平事迹。闽学作

  •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

    (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又号芳茂山人。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官至山东督粮道。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

  • 重修仪征县志

    五十卷,首一卷。清王检心修,刘文淇、张安保纂。王检心,字子涵,河南内乡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知仪征县事。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邑人。优贡生。以研究经学名世。著有《左传旧疏考正》

  • 书舟词

    一卷。宋程垓(约1096前后在世)撰。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苏轼为中表亲,家有拟舫名书舟,故人称为书舟。程垓工诗文及词,龙袤称其文过于诗词,然诗文已无可考。今仅存《书舟词》一

  • 泰兴县志

    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激云修,顾曾恒纂。杨激云字白印,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光绪十年由军功署任泰兴县令。顾曾烜,字殅谷,南通州(今南通市)人,陕西即用知县,工文词。泰兴明代旧志,久经散失

  • 七国考

    十四卷。明董说〈详见《易发》〉撰。本书主要根据《战国策》和《史记》,辅以先秦诸子及杂史,分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共14门,编载战国时期秦、齐

  • 简州续志

    十四卷,清易家霖修,傅为霖纂。易家霖,曾任简州知州。傅为霖,州人。《简州续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共十四卷。此志掇旧志,佚者增,阙者补,无事实者,亦存其目。末附质疑十数则。其自谓欲仿武功,朝

  • 皇清经解分经合纂

    二百一十三卷。无纂者名氏。首有孙廷翰序,称纂者为船山主人。其书以十三经为纲领,而把大戴礼独立于三礼之外,把春秋经独立于三传之外。其《日知录》《养新录》等,不说全经,只有单文只句的,则以每经的字句为纲领

  • 红楼梦传奇

    清仲云涧撰。仲云涧,生卒年不详,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戏曲作家。号红豆村樵,江苏苏州人。著有传奇《红楼梦》,根据小说原著《红楼梦》,兼采《红楼续梦》编辑而成。作于乾隆末年至嘉庆二十年(1815)。同一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