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本义集成

周易本义集成

十二卷。元熊良辅撰。熊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举延祐四年(1317年)乡贡。《宋元学案》又称其“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未知何据。此书前有至治二年(1322年)良辅《自序》,称早师同县熊凯学易,复得进贤龚焕易学,撰成此编。“会丁巳以易贡,而同志益信其僭说,闵其久勤,间出工费,勉锓诸梓。”丁巳即元延祐四年。此书成于延祐元年复科举以后,亦用《本义》原本古易编次,上下《经》二卷,谓之集成,《十翼》十卷,谓之附录。元代科举之制,易用程、朱,而兼用古注疏,不似明代之制,只限于程、朱。故此书虽主于羽翼《本义》,而不尽墨守,“其与《本义》不合而似得其旨者,备录以相发”(自序)。如卷首之九图,其《卦变》一图亦不取,而增以《太极》四图,及《大衍》、《卦序》二图。纳兰容若《序》称:“其所采摭,自唐迄元,凡八十四家。中姓氏多不著者,于以见易书之多,后世不得尽见,犹赖是书以传。”今存最早的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元刻明修本十二卷。《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俱收此书。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熊良辅别有《易传集疏》,不传,四库馆臣据《江西通志》谓熊凯撰。熊良辅《自序》明言先成《集疏》,龚焕亲为校正,其后复加修正而成此书,则《通志》未足为据。

猜你喜欢

  • 硕松堂读易记

    十六卷。清邱仰文撰。仰文字襄周,号省斋,雍正进士,山东滋阳(今兖州)人,官至定远知县,著有《省斋自存草》、《读易记》。其说易以宋儒义理为宗,于程传极为推崇。其对汉魏以诸家所作评述,均不见中允,而于程朱

  • 诗经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著述四十余年。晚年居

  • 淄川靖匪记

    四卷。清张锡纶撰。张锡纶,字念黻,直隶安肃人。同治三年(1864年),署淄川县知县。是书杂记僧格林沁率兵平定淄川刘得佩起兵反清事,及锡龄办理善后事宜。此书系作者据亲身经历之事撰成,史料价值较高,书后附

  • 西昆酬唱集

    二卷。宋杨亿(974-1020)编。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亿七岁能文,十一岁诏送阙下试诗赋,受宋太宗及大臣宠爱。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试翰林,赐进士。宋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参与编

  • 绮窗叠韵

    一卷。清余尊玉撰。余尊玉,生卒年不详,字其人,福建玉田人,进士余起潜之孙女,崔某之妻。清初诗人。其姊余珍玉,字席人,亦聪慧能文章、善诗画。此书清初刊本,原刻一卷,共收七十三首诗,包括她的姐姐余珍玉诗四

  • 声位

    一卷。清林本裕撰。详见“等音声位合汇”。此书似无单行本。

  • 斯文正统

    十二卷。清刁包(1603-1669)辑。(详见《易酌》)此集所录均为历代理学诸儒生之文二百一十六篇。据《凡例》称“专以品行为主,若言是人非,虽绝技无取。”似乎取去颇为严正。持理虽正,欲扫诸多流派,尽废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桂平县志

    四卷,又名《桂平县资治图志》。清吴志绾修,黄国显等纂。吴志绾,字懋紫,号枢亭,福建连江县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二十七年(1762)莅任桂平知县。黄国显,广西永安(今广西蒙山县)人,恩贡,乾隆

  • 法言集注

    十卷。宋司马光(公元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间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出外。退居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