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合数术

合数术

十一卷。英白尔尼撰,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华衡芳(详见《代数术》)合译。《合数术》译本无原著写作年代。作者在“总引”中指出:“此书所论之理,谓之合数,乃算学中一种新术,并非将旧术所能推之事,更立新法也。”“西国始悟得此术之人,名曰密几理。自密几理以前,未有人考究此种数理也。”“此种算学能推广真数之作用,扩充算学之界限,又能设立新法,使甚难而大有用之题易推,可免用表及其繁之式,并不足凭之略法。”“此书中所有之算式,并非删繁就简,每算一题,必将其层累曲折,步步写出,因不欲之致迷也。”这是一部介绍合数算法的专著,它的造算过程繁复冗长,并需依靠“合数表”。其内容如下:卷首总引中先介绍“合数术”总貌,尔后在“卷首(上)”讲述合数的定义、记号,合数与常数的互换方法。在“卷首(下)”中给出六种互换表,并取大量例题以明其用。卷一-卷三论述合数的基本运算:乘法、除法、乘方及开方法。卷四-卷六讨论合数在平面三角、球面三角中的应用。卷七-卷九论述用合数之法解各种代数方程。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解方程x2-120x-100x+999x=91000,求得x=358.98937。还有解方程xx=8722.83528,求得x=5.38776485.卷十为“杂题之法”。其内容有代数、方程、三角测量、椭圆积分、球面三角以及一些较深的物理问题。卷十一再论“合数开方术”,即代数方程求根的问题。并称“代数学之功夫大半从相等内求出其未知之数,……,从前最有名之各算家已费尽大力欲求各次乘方式之根,迄未能得公法,固惟用数学以求各方之根,其法最为繁重。”认为“此书所设之公法不难合于平常各事之用,故可以云:此法为代数学内所增之各门中最益之事,无此公法,则代数之学未为完善也。”在卷首(上)中给出的“合数”定义是:“凡数无论何数,命之为(N),皆能化之为级数连乘之形”即省去括号内的底数,仅以指数记之为:N=a↓(1,a2,a3,……,其中ai(i=1,2,…)即是N的合数。一般说来,这种化实数为合数的结果不唯一,即一个实数的合数形式有多种。原著以π为例说明之:即3.1415927=2,0,1,0,0,8,2,3=↓12,0,0,10,0,6,16,18=↓10,15,40,20,35,40,30,25=↓7,42,56,35,14,28,49,7=↓0,0,0,0,0,0,0,114478742。据合数定义,合数的乘除之法为:α↓α↓(1,α2,αn×β↓(1,β2,…,βn=α·β↓(11,α22,…,αnn,α↓(1,α2,…,αn÷β↓(1,β2,…,βn=↓(1-β1,α2-β2,…,αn-βn。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讨论合数与常数的互化问题。为了阐明合数的应用,原著举了大量例子,涉及到西方近代科学领域,这对于研究西方科学的传入颇为重要。其中有:卷七第十题“解代数各次相等之式公法”给出了正态分布函数和曲线;卷十“用合数解数种紧要之题”第十四题以汽缸活塞运动为对象讨论了平衡过程的做功;第十五题“摆以平圆线摆动之时”,讨论了单摆问题。通过介绍可知《合数术》立术新颖,应用较广,并非专论对数。不过由于其计算过于繁复冗杂不易掌握,终未成气候而逐渐消亡。傅、华两氏的《合数术》十一卷译本,终未能刊刻,但晚清学者林绍清于1888年刻印出版了《合数述》二卷,是《合数术》的节本。后人对《合数术》的研究因资料所限而未能进行。当代中算史家李迪于五十年代在上海书坊购得《合数术》五册十一卷,扉页上书:“此册为余手写校定之本,依此写校,即可付梓矣。蘅芳识。”可见这是华氏稿本,现藏李迪处。李迪的研究生纪志刚在《稿本〈合数术〉研究》(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一辑》)中对此稿本作了详细介绍和初步研究。

猜你喜欢

  • 会心录

    四卷。清孔尚任(1648-1718)撰。孔尚任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筑书屋于曲阜东北约五十里处的石门山中,取名“孤云草堂”,潜心著述,1684年,孔尚

  • 等韵精要

    一卷。清贾存仁撰。存仁字木斋,山西河东人。书刊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分五篇:一曰《述原》、二曰《总论》、三曰《图说》、四曰《别传》、五曰《备考》。其《述原》篇摘举《性理精义皇极篇》及《音韵阐微》

  • 古今艺苑谈概

    十二卷。旧题宋俞文豹撰。俞文豹生平事迹详见《吹剑录》。此书分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主要杂采故实编撰而成。分条摘录史实,无所辨论,每条之下各列书名。舛讹颇多,如,邹忌妻妾事,出自《战国策》,其书注曰,出自

  • 晚帘集

    七卷。清陈箴(约1671前后在世)撰。陈箴,字于宝,龙溪(今福建漳州)人。生卒年不详。由贡生官连城县教谕。著有《晚帘集》。是集为陈箴诗文集。凡七卷,文三卷、诗四卷。诗集前三卷以古、今体诗、律诗、绝句等

  • 大学申义

    三卷。清左钦敏撰。是书为勘正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所作,为别于《衍义》,故名为《申义》。《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真氏序目分: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前者仅证明《大学》纲

  • 三国史瑜

    八卷。明张毓睿编撰。毓睿字圣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陈寿《三国志》中所记重大事件摘录下来,分门归类,加以评语。凡《晋书》中属曹魏的史事,亦摘录以补其阙。《四库全书总目》载读

  • 春秋说题辞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说题》、《春秋纬说题辞》,旧有宋均注,自《七录》以来不见著录,亡佚已久。本书似为《春秋纬》的概论或序言,其中泛论六经的意义和旨要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古易世学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 诗经去疑大全

    八卷。清王文烜撰。王文烜字遂升,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生卒年不详。从此书自序中可知他是康熙、雍正年间人,以教书为业,为诸弟子讲解经义,因此,次第编辑五经讲义、先辈毛诗讲说,编订成此书。此书把《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