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溯原

古韵溯原

八卷。清安念祖、华湛恩同撰。念祖字景林,江苏无锡人。安吉之子。湛恩字紫屏,亦无锡人。是书略本安吉《韵徵》之说,分十六部:(一)宫宫声,东冬江韵通;(二)弓变宫声,蒸侵覃盐咸韵通;(3)章商声,庚韵半通阳韵;(四)角角声,屋沃觉韵尤韵之半通萧肴豪韵;(五)爻角声,沃觉药韵通萧爻豪韵;(六)声,微齐韵通佳灰韵;(七)采声,支纸韵通灰贿韵,尤有寡韵通支纸灰贿韵职韵通支灰韵;(八)解声,陌锡韵之半通支齐寘霁韵,读如蟹卦韵;(九)吹声,支韵字与歌韵麻韵通,读若佳灰韵;(十)位声,物月曷黠屑缉合叶洽韵通未泰卦队韵;(十一)至声,质韵通寘霁韵;(十二)山变声,元寒删先韵通;(十三)川变声,真文元韵通先韵;(十四)天变,真庚青韵通先韵;(十五)羽羽声,麻马祃之半药陌韵之半通鱼语御韵;(十六)羽声,尤有宥韵之半通虞麌遇韵。案:声即徵声,变声即变徵声也。卷六末有《重文附注表》、《同文分注表》、《误同别注表》。卷七为《诗三百篇用韵法》、《诗篇通韵表》。卷八为《经传古诗骚赋古文误叶讹字辨》、《魏晋六朝溷韵辨》、《今韵误入字辨》。是书所分十六部与《韵徵》“究其实际,无不相合”,论者谓其“改头换面,以为著述,用心殊不可晓”,“其所附诸篇,亦多未合”,“盖全不知音韵之源流正变者也”。有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本。

猜你喜欢

  • 铜剑赞

    一卷。南朝宋、齐、梁时期江淹(444-505)撰。江淹,字文通,卒后谥曰“宪”,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江淹年轻时孤贫好学,早年就以文章著名。宋、齐、梁三代都做过官,宋代武帝时任徐州从事;齐代曾任

  • 韵府续编

    四十卷。旧本题元青田包瑜(生卒年不详)撰。包瑜字希贤。青田(今浙江瓯海)人。景泰举人,官教谕。著有《周易衍义》。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包瑜《周易衍义》,注曰成化中浮梁知县,因此包瑜应为明代人。视其

  • 勉庵说经

    十卷。清齐祖望(生卒年不详)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除此书外,还著有《素心堂集》、《增补洗冤录》等。此书包括《读易辨疑》、《尚书一得录》、《诗序

  • 隋史遗文

    十二卷六十回。不题撰人,从书前序署印“吉衣主人”,可推知作者为袁于令。袁于令(1599-1674)一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号于鹏、箨庵、白宾、凫公、吉衣主人、剑啸主人、幔亭仙史等。江苏吴县人,明末贡

  • 安福县志

    三十四卷,首三卷,清姜大定修,尹袭澍纂。姜大定,字可堂,安徽怀宁人,同治五年(1866)任安福县知县。尹袭澍,字雯轩,益阳人,举人,曾任安福县教谕。姜大定任县令后,取阅旧志,悉阙修已垂五十年,欲以续辑

  • 南华真经口义

    见《庄子口义》。

  • 鸡泽脞录

    一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程鸿诏字伯敷,大兴(今属北京境内)人。道光举人,官至江苏侯补知府,著有《有恒心斋文集》。此书成于道光戊甲春(1848),是作者整理往日游历笔记并重新编定抄写而成。因作

  • 崔东壁行略

    一卷。清陈履和撰。履和清中叶云南人,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崔述(详见《孟子事实录》)门人,刻有崔述遗书88卷。此书所记即崔述事迹,尤详于崔氏任福建罗源、上林知县时的治绩。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英皇肥拖利阿圣德记

    一卷。英国华立熙编辑,四明张文彬笔述。英国女皇肥拖利阿,在位六十四年,该书即记其一生事迹。现存有广学会本。

  • 懒园漫稿

    五卷。明王寰洽(?-1642年前后)撰。王寰洽,字仁子,安徽亳县人。生年不详。其九试不第。天启元年(1621),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多为应酬之作。其诗以纤丽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