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之诗。盖前后结南园诗社于粤中者。赵介字伯贞,广东番禺人,赠监察御史。孙蒉字仲衍,广东顺德人,官翰林典籍。王佐字彦举,广东番禺人,官给事中。李德字仲修,广东番禺人,官洛阳长史。黄哲字庸之,广东番禺人,官翰林符制。所为诗或雄俊丰丽,或流丽清圆,当明号为五杰。欧大任字桢伯,广东顺德人,官工部郎中。梁有誉字公实,广东顺德人,官刑部主事。黎民表字惟敬,广东从化人,官河南藩仪。吴旦字而待,广东南海人,官归州知州。李时行字少阶,广东番禺人,官兵部主事。所为诗气格沉雄,高华典赡。当明诗极盛之时,最得诗派之正。前五先生集,人各一集,共五卷,分别为:《赵临清集》一卷、《孙西庵集》一卷、《王听雨集》一卷、《李易庵集》一卷、《黄雪蓬集》一卷。旧有刻,久已湮没,至嘉靖间,曾两刻之。崇祯葛征奇刻之。至清康熙间,李琯朗又刻之。后五先生集共二十五卷。计欧大任《欧仑山集》六卷、梁有誉《梁兰汀集》五卷、黎民表《黎瑶石集》七卷、吴旦《吴兰皋集》一卷、李时行《李清覆集》六卷。清乾隆始为刊本以行,前后两集,卷次皆先后连接,而不各自为卷。此书为清同治年间南海陈璞樵山草堂所刻。

猜你喜欢

  • 胡非子

    一卷。周胡非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云:“胡非氏,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战国有胡非子,著书。”由此可知,胡非是战国时期人。郑

  • 重修岚县志

    十六卷。清沈继贤、常大升同纂。沈继贤,详见雍正《重修太原县志》。常大升曾充训导。考岚县志,始于明万历十六年,谈应春草创粗备,仅为八卷,康熙十二年间,邑令杨于鼎续修,不果,直至继贤掌斯邑之第二年,重修志

  • 论语俟质

    三卷。清江声(1721-1798)撰。声字叔沄,晚号艮庭,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经学家。其学墨守汉学,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等。是书成于嘉庆四年(1799)当时江声已七十九岁高龄。声于

  • 书经疑问

    十二卷。明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撰。《书经疑问》一书,多不考定经文涵意,只是推寻字句加以诠释,故较为浅近。间有臆说谬解,如《尧典》:“汤汤洪水方割。”“汤汤”本水盛貌,姚解为“如汤滚沸”;再如《舜

  • 东冈集

    十卷。明柯暹(1390-?)撰。柯暹,字启辉(一作景辉),更字用晦,浙江建德人。明永乐三年(1405)中举人,年仅十六岁,次年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并选入翰林。因进《玄兔诗》,授户科给事中。洪熙间累官

  • 归德府志

    十卷,清宋国荣修,羊琦等纂。宋荣国,字君用,辽东辽阳(今辽阳市)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顺治十七年(1660)夏来任知府。羊琦,字郡玉,河南汝阳(今汝南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本府儒

  • 洪范口义

    二卷。宋胡瑗(详见《周易口义》)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

  • 王文正笔录

    一卷。宋王曾(978-1038)撰。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真宗咸平五年科举,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状元及第。累官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正。此书所记皆

  • 蛰云雷斋丛书

    十四种,四十九卷。清佚名编。此丛书未著编者名氏,收书以清代学者研究经史的著作为主,兼及杂家著述。其中以廖平、康有为二人著述最为重要。廖平治经前期倾向今文学,于今文学颇有贡献。康有为亦主今文之说,故二人

  • 温壮勇公六合殉难事略

    一卷。编者不详。该书记温绍原事迹。绍原字北屏,湖北江夏人,入资为淮南盐大使,代理六合令,督练勇杀敌,坚守六合,后城破殉节。该书即记述温氏殉职及与太平天国军作战时事。现有光绪活字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