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午梦堂全集

午梦堂全集

十五卷。明叶绍袁(1589-1648)编。叶绍袁字仲韵,别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早负才名,天启五年(1625)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因不耐吏职,以母老告归。明亡后,他弃家为僧,号粟庵。其妻沈宜修(宛君)是女诗人,他的五子三女也都工诗能文。著有《叶天寥四种》,其中包括《叶天寥自撰年谱》、《天寥年谱别记》、《甲行日注》等。此集为崇祯九年(1636),沈宜修死后,叶绍袁辑集一门之作。首《鹂吹集》二卷附《梅花诗》,为绍袁室沈宜修作。次《愁言》并附一卷,为绍袁长女纨纨作。纨纨字昭齐。《返生香》并附一卷,绍袁季女小鸾作。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次《有旻遗草》并附一卷,绍袁仲子世称作。世称字声期。次《窈闻》一卷续一卷、《征仙录》,绍袁悼小鸾作。次《伊人思》一卷,绍袁室宜修选同时名媛诗文作。次《秦斋怨》一卷,绍袁悼其室宜修作。次《屺雁哀》一卷,绍袁辑诸子吊兄弟女兄弟作。次《彤奁续些》二卷,绍袁辑诸名媛吊纨纨、小鸾两女,及己悼两女作。此外有《灵护集》一卷,绍袁三子世俗作。世俗字威期。《鸳鸯梦》一卷,绍袁次女小纨作,小纨字蕙绸。《琼花镜》一卷,绍袁为小鸾《征仙》追影作。《征仙录》今不传。或即《琼花镜》之异名。凡十二种,盖各种先后陆续付刻,汇印多少,故不相同。乾隆二十三年(1758)绍袁四世孙桓椿,重行选刊八种,后有跋称;先虞部公手定十二种付梓,曰《午梦堂集》。丙子(1756)秋,杜门习静,补其缺,订其讹,共得《鹂吹》、《香雪吟》、《伊人思》、《愁言》、《鸳鸯梦》、《返生香》、《窈闻》、《窈闻续》八种,阅再寒暑而告竣。其《灵护》、《有旻》、《续些》、《秦斋怨》四种,以语多悲寂置之。是当时所行全集,无《屺雁哀》、《琼花镜》,而所谓十二种者,较之崇祯刻本,乃分《窈闻》、《窈闻续》而二之。《香雪吟》即梅花百咏,原本附《鹂吹》之后,而此亦别为一种。以旧本十二种数之,实只六种。而所据本多《鸳鸯梦》一种。宣统三年(1911)绍袁裔孙德辉参校崇祯、乾隆两本,编次付刊。其《琼花镜》一种,乃道光末年吴江县知县宛平王寿迈所辑《砚缘录》汇刻本。后有绍袁八世孙乃溱跋,称为《午梦堂集》之一种。不知崇祯、乾隆两刻,何以未及列入。有观古堂刻本。

猜你喜欢

  • 钱仲文集

    十卷。唐钱起(710-780?)撰。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天宝九年(749)进士,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少年聪颖,博闻强识。据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说,当时

  • 杜诗通

    十六卷。《本义》四卷。明张綖(约1528前后在世)撰。张綖,字世文。《千顷堂书目》作字世昌,疑传写误。高邮(今属江苏)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官至光州知州。著有《南湖诗集》、《诗余图谱》等。是编

  • 古经服纬

    三卷。清雷鐏(生卒年不详)撰,子雷学淇(1739-1829)笺。雷鐏,字宗彝,通州(今河北通县)人,官至崇仁县令。雷学淇,字瞻叔,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

  • 花草蒙拾

    一卷。清王士正撰。王士正生卒年未详。著有《精华录》。花草者,谓花间草堂。蒙拾者,以为未及广为扬榷,且自愧童蒙,谦辞也。此为作者就读花间草堂时,随笔写记者,间亦及友朋之作。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

  • 三国志辨误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也不详时代。据苏州府志记载,陈景云,字少章,吴江县学生,长洲人,少年时跟何焯游,博通经史,长于考订。所著书共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三国志辨误》一书纠正陈寿《三国志

  • 元史艺文志

    四卷。清钱大昕(生平详见《元史氏族表》)撰。《元史》成书仓促,未修艺术志。大昕有志续补,广罗当时文士撰述,录其书目,以补《元史》之阙。以四部分类,凡经类有十二: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孟

  • 补辑朱子大学讲议

    二卷。清何桂珍(生卒年未详)撰。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今云南师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授职编修。是书为其值上书房时所著。卷首有自序及进呈原疏。朱子绍熙五年(1194)召侍经筵时,著有《讲议

  • 剑虹居文集

    二卷。《诗集》 二卷。清秦焕(?一1891)撰。秦焕,号文伯,江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授户部主事。曾随贾桢办理团练。同治元年(1862)襄助晏端办理军务,因功加员外郎衔。后

  • 江陵志余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

  • 政学合一集

    无卷数。清许三礼(生卒年不详)撰。许三礼字典三,号酉山,河南安阳入。顺治十八年进士,授浙江海宁知县。海宁地濒海,多盗,许三礼练乡勇,严保甲,擒盗首,益修城壕,筑塘浚河,救灾储粟,教民以务本,立书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