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午亭文编

午亭文编

五十卷。清陈廷敬(1639-1712)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严,本名陈敬,因举进士时同科有两陈敬,因奉旨增“廷”字。泽州(今属山西晋城东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学士。谥文贞。陈廷敬生平好学,少与汪琬以文章切磋,与王士祯以诗唱合,都能形成很好的交流契合,却又保持各自风格特点。著有《尊闻堂集》。是书是陈廷敬晚年手定为此编,其门人林佶缮写付刻。陈廷敬有午亭山村,在阳城。因《水经注》载“沁水迳午壁亭”而名,因以名集。凡诗二十卷,杂著四卷,经解四卷,疏序记及各体文共二十卷,《杜律诗话》二卷。陈廷敬论诗宗杜甫,不为流连光景之词,颇不与王士祯相合,而王士祯颇为推崇他的诗。所为古文,虽汪琬性好排诋,论文很少推崇别人文章,但对陈廷敬之文亦评价很高。他者生平身居官场近四十年。值文运昌隆之日,从容载笔。典司文章,虽不似王士祯笼罩群才,广于结纳,而文章宿老,人望所归,可称大手笔。该集卷首有廷敬自序,谓:“于汪王不苟雷同,然蹊径虽殊,而分途并鹜,实能各自成家,其不肯步趋二人,乃所以能方驾二人欤。”由是可知其为文所本。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戴简恪公遗集

    八卷。清戴敦元(1768-1834)撰。戴敦元,字士旋,号金溪,谥简恪,浙江开化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平生喜欢读书,专工注疏,著有诗集及《戴简恪公遗集》。该集是其门人吴钟骏前后连缀,胡次瑶编

  • 学易象数举隅

    二卷。明汪敬撰。敬字思敬,又字益谦,江西婺源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所著有《易传通释》和该书,但《明史·艺文志》未加著录。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四卷,而《通释》则阙其卷数。《江南通

  • 青村遗稿

    一卷。元金涓撰。涓字德平。生卒年不详。义乌(今属浙江)人。本姓刘。先世避吴越王钱镠嫌名,改为金氏。曾从许谦学经学,从黄溍学文章。为虞集、柳贯所知,荐于朝,皆辞不就。明初州郡辟召,亦不就。所著有《西湖》

  • 耕学斋诗集

    十二卷。明袁华(1316-1382)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

  • 宋元编年

    即《续资治通鉴》。

  • 陈刚中诗集

    三卷。《附录》一卷。元陈孚(1240-1303)撰。孚字刚中。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中《观光稿》一卷,为至元中署上察书院山长时作;《交州稿》一卷,为至

  • 景子

    一卷。周景氏撰。清马国翰辑。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谓,景氏出自姜姓齐景公之后,谥为氏。景丑、景春,皆其后裔。战国时,景氏世为楚相,或云楚之公族,别为景氏,据此景氏为齐人。《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

  • 潍县志

    九卷。清王珍修,陈调元纂。王珍字鲁庵,陕西临潼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年(1671)任潍县知县。陈调元字巽甫,一字鸥盟,邑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宁津知县,后升任刑科给事中,清任行人司司正,

  • 香南雪北词

    一卷。清吴藻(1799——1862)撰。吴藻字苹香,号玉岑子,女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吴藻家富,但其独好史书,时人谓之“夙世书仙”。道光六年(1826)因事而至关中,遂拜诗人陈文述为师,为其门

  • 四书札记

    ① 四卷。清杨名时撰。杨名时事详《周易札记》。此书为杨读《四书》之所记。《大学》不标古本之名,亦不显言古本、改本之是非,而皆用李光地《大学古本说》之成论。其以“格物”为明善,不取王守仁格庭前竹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