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古微

六书古微

十卷。近代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吏部主事。反对戊戌新政与辛亥革命,被镇压。学博而精,治学一宗许慎、郑玄,对经学、小学、碑版、摹印均有研究,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周礼郑注改字考》、《春秋三传人名异文考》、《说文解字故训》、《六书古微》、《同声假借字考》、《说文读若考》、《说文籀文考证》、《隋书经籍志考正》、《古器释名》等。是书前六卷为正论,阐释六书,依许慎排列次第,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各一卷;后四卷为余论,卷七为《说文》重见字及有部无属从字例,卷八为《说文解字》阙义释例,卷九为释“鼓”、“奚”、十干、“人”、“笑”、“”诸字之义,卷十为假借即本义说。如何评价是书,《续修四库提要》载以二稿,针锋相对。冯汝玠云“核其全编所说,独出心裁,别下己意,虽有特殊之解,实多为偏执之词。盖由自视太高,自信太深,欲一扫乾嘉以来诸家之说,而其识不足以副之。所以视乾嘉以来诸家之说,其坚僻且有甚矣。”而其从子叶启勋云:“德辉此书,于指事象形之字,辨之甚明;于同字假借、同声假借引申最洽。是皆治小学、读说文之人,自来未经深考者也。后附《释人》、《释笑》、《释》诸篇,皆前人未经道过,开辟蚕丛,信许氏之功臣矣。”笔者则不敢苟同,以为六书被叶氏辨得纠缠不清,几无可取之处。唯所谓“有部无属从字”,自来鲜有解说,是其独到之处。是书光绪中叶氏观古堂自刊,民国五年(1916)重刊,是为《观古堂所著书”本。

猜你喜欢

  • 水镜集

    一卷。元元淮撰。淮字国泉,号水镜。生卒年不详。临川(今属江西)人。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累官至溧阳路总管。此集一名金囦集。囦古渊字,与仇远《金渊集》同名。《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有明正统九年(1444

  • 江湖小集

    九十五卷。宋陈起(生卒年均不详)编。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皆为所刻。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有洪迈二卷、僧绍嵩七卷、叶绍翁

  • 乙丙纪事

    一卷。清孙奇逢撰。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晚年号岁寒老人,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因他晚年在苏州夏峰讲学,故当时学者尊称为夏峰先生。明熹宗天启五年(162

  •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

  • 古文官书

    一卷。汉卫宏撰,清任大椿辑。卫宏,字敬仲,东海(今山东郯城县西北)人。光武帝(刘秀)时官拜议郎。初从谢曼卿学《毛诗》,后从杜林受《古文尚书》。尚著《汉官旧仪》四卷。所撰《古文官书》,隋、唐志并著录一卷

  • 敬一堂法帖

    三十二卷。清蒋陈锡(生卒年不详)辑。蒋陈锡,字雨亭,生平籍贯不详。该帖刻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6),共三十二卷,其中唐宋真迹为七卷,元人真迹为十一卷,明人真迹为十四卷。该法帖中收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

  • 庄子集解

    八卷。清王先谦(详见《尚书孔传参正》)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

  • 考古类编

    十二卷。清柴绍炳(生卒年不详)撰。柴绍炳著有《古韵通》。此书分三十三门。凡是有关典章制度,都摘录其指要,串联成篇。书中自序谓取便童蒙,比于《小学绀珠》之类,盖为举业后场设也。原名《通考纂要》。雍正甲辰

  • 黑鞑事略札记

    一卷。清李文田撰。李文田字仲约,号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李文田学出于郑夹漈、王深宁。金元故事、西北水地,旁及医方及遁形家言,无不精综,词章书翰,特其余事,有《宗伯诗文集》、《

  • 说文解字翼征

    十四卷 朝鲜朴瑄寿(生卒年不详)撰。瑄寿字温卿,号温斋,潘南人。宪宗己酉进士,登李太王甲子文科,官工曹判书。是编汇辑商周吉金文字,依《说文》之序,一一加以解释,欲以商周古文匡正《说文》之失。然朴氏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