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诗选

元诗选

一百一十卷。清顾嗣立(1665-1722)编辑。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览》等书。著有《闾邱先生自订年谱》、《昌黎先生诗集注》、《寒万诗话》、《春树闲钞》等。此集为元代诗歌总集。全书分为三集。初集刊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卷首有宋荦序及顾氏自撰《元诗选凡例》,收一百家均有专集可考的诗人(另有十六人附见于有关诗人之后);二集刊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卷首有顾氏序,亦收入一百家诗人(另附七人于有关诗人之后);三集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共收一百家诗人(还有十七人见附于有关诗人之后)。此三集,每集又按天干顺序排列,凡有全稿的诗人编入甲至辛集,方外、闺秀则为壬集,没有专集行世的诗人,编为癸集。此集体例仿元好问《中州集》:“寓史于诗,而黎然具一代之文献”(《元诗选凡例》);此诗选迄今为止篇幅最大、内容最全的一部元诗总集。从其问世以来,一直受重视和好评。王士祯称其“甚有雅裁”(《带经堂诗话》卷四);翁方纲评之“体裁洁净”(《石洲诗话》卷五),有元一代之诗,要以此本为巨观矣。然此集毕竟是以个人之力完成的巨著,由于资料、能力、水平所限,亦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仍为研究元诗必备的主要资料。此书刊行于嘉庆三年(1798)秀野草堂,现已佚。现存癸集是席世臣曾孙席威于光绪十四年(1888)据残存旧印本与扫叶山房藏版重新刊印。1985年中华书局据此本重加整理、纠误、补阙刊行,是迄今国内外的最好版本。

猜你喜欢

  • 南齐文纪

    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于酬答之文,参错附录,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编略同,而体例尤为琐碎。如:

  • 孔丛子

    三卷。别名《连丛》。旧题秦末儒生孔鲋撰,其生卒年不详。孔鲋字子鱼。《汉书·艺文志》作孔甲,或曰甲为鲋字。孔子八世孙。魏相子顺之子。秦并六国,召鲋为鲁国文通君少傅。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议令焚书,孔鲋怕

  • 读律佩觿

    八卷。清王明德(生卒年不详)撰。王明德,字金樵,高邮人。官至刑部陕西司郎中。《读律佩觿》成书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书中记载当时实行的清代律例,分类编辑,并分别进行阐释。附有《洗冤录》及《洗冤录补

  • 楚辞灯

    四卷。清林云铭(生卒年不详)撰。林云铭,字西仲,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少嗜学,有时探索精思,数日不食,里人呼为“书痴”。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徽州通判。因不达时宜,仕途失意,后被裁官,归故里,

  • 赐书堂集

    四十卷。清翁照(1676-1755)撰。翁照,字朗夫,一字霁堂,江阴(今江苏常熟)人。乾隆丙辰(1736)荐博学鸿词,因病不试,后又以经学荐,不遇。翁照性醇谨,不作妄语,与大学士嵇曾筠、高斌并称老友,

  • 来禽馆帖

    十卷。明邢侗(1551-1612)辑。邢侗,字子愿,临邑(今山东临清)人。邢侗自幼工书,钟法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米芾、怀素等,且深得王羲之笔法神韵,曾与董其昌等齐名当时,时称“北邢南董”。除此帖外

  • 尚书辨伪

    五卷。清唐焕撰。唐焕字石岭,湖南长沙人,诸生。唐焕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书,所以命名其书为《尚书辨伪》。卷首有唐焕自序,其次是伏生《尚书》以及孔安国的伪《尚书本末》,再其次是伏生口授的孔圣删录真《尚书》

  • 韩柳年谱

    八卷。其中《韩文类谱》七卷,为唐韩愈年谱,宋魏仲举撰。魏仲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庆元中书商,曾刊《韩集五百家注》,遂辑吕大防《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程具《韩文公历官记》、洪兴祖《韩子年谱》,编成此书

  • 礼记范氏音

    一卷。晋范宣撰,清马国翰辑。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博综众书,尤精三礼,郗鉴命为主簿,诏征太学博士散骑郎,都不就。事迹见于《晋书·儒林本传》。是书原先有二卷,现在只存有十二条。往往

  • 华延年室题跋

    三卷。清傅以礼撰。傅以礼,生卒不详,原籍河北大兴,后寄居浙江山阴(今绍兴),为清末著名的文献学家。作者对明亡后的南明政权极为重视,曾拟编纂一部《明史续编》,而此目收录明末清初典籍为数甚多。有清宣统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