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以悼记逝去的盛世,希冀家业振兴。该书为长篇小说,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又名《侠女奇缘》。叙何玉凤(侠女十三妹)、张金凤二女与秀才安骥(龙媒)历尽周折结为金玉良缘的故事。作者立足于封建正统观念而宣传“忠孝节义”的创作主旨比较鲜明,安骥是他这种理想的化身,因其恪守名教正道,历难不改,最后终于位极人臣,夫贵妻荣,心愿皆遂。虽然作者正面颂扬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人间尧舜在上,仁风化雨所被”,但客观上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说中让读者实际看到的是官吏的贪赃枉法、相互倾轧和道德败坏,安骥和十三妹何玉凤的父亲都是在这个污浊的官场中被赃官陷害的。受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影响,该书安排了一个武艺超群、嫉恶如仇、刚毅豪爽的侠女十三妹形象,赖她的帮助,安骥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中榜登第。实际上十三妹的侠女光彩已盖过了理想人物安骥。张金凤、安学海、邓九公、张太太等人物也分别有其鲜明个性。但后半部分十三妹成了一个安于妇道的贤妻,唯以激劝丈夫安骥苦读求功名为自己价值实现,则又使其性格前后分裂,流于俗套。该书用北京口语写作,流畅生动,诙谐风趣,描绘人物尤显生动。情节则较松散,安学海的大段陈腐说教和作者的议论也显枯燥无味。在晚清小说史上,该书有一定地位。现存最早版本为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另有光绪六年(1880)“还读我书室主人”评点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苏报馆铅印本,题《侠女奇缘》。三四十年代上海有排印本多种。今本有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重印本,题《侠女奇缘》;西湖书社1981年、上海书店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齐鲁书社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亦出版此书,均题《儿女英雄传》。

猜你喜欢

  • 逊学斋文钞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诗钞》十卷。《文续钞》五卷,《诗续钞》五卷。清孙衣言(1815-1894)撰。孙衣言字邵闻,号琴西,一作勤西,晚号逊学叟、逊学老人。浙江瑞安人。近代经学家孙诒让之父。幼年其父

  • 毗陵忠义祠录

    四卷。附录一卷。明叶夔(生卒不详)撰。叶夔,字司韶,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成化(1465~1487)中以岁贡生官汝阳州训导。毗陵,常州古郡名,此指常州。该书记载设立忠义祠的过程。宋德祐元年(12

  • 增删孔子世家

    一卷。清龚元介撰。元介生卒年及事迹均未详。龚氏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史事有大谬者六,大误者十六,小误者十四,故据理加以删正。并据他书资料,增补了防叔以前世系、叔梁纥娶施氏生九女、妾生孟皮,以及郯子

  • 订伪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生卒年不详)撰。胡鸣玉字廷佩,号吟鸥,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岁贡生,乾隆荐举博学鸿词。《订伪杂录》一书皆为考订音韵文字之文,大都采集诸家之说,参以己意。如“神女赋”一条,考订玉字王

  • 余山遗书

    十卷。清劳史(1655-1713)撰。劳史字麟书,号余山,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全书论述易理,认为“易之为道,细无不该,远无不届”,并用易理来推论人、动植物的属性,但有些论述缺乏科学依据,如推论“鸟足

  • 野香亭集

    十三卷。清李孚青(1664-1719))撰。李孚青,字丹壑,河南永城(另说安徽合肥)人。大学士李天馥之子,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时年十六岁,人皆呼以“黑头公”。此集所收为康熙三十七

  •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1479)撰。倪谦,字克让。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1449)出使朝鲜。景泰元年(1450)归国。后预修《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

  • 注释启蒙对偶续编

    四卷。明孟绂(生卒年不详)撰。郑以诚注。本书按韵属对,自一二字至十余字不等。每韵三则。约为乡熟启蒙之书。孟绂书成于嘉靖中,郑以诚注成于崇祯年间。书前有周灿序,谓书称续编,必原有初编而逸之。是初刊之时已

  • 徽言

    一卷。北宋司马光编。司马光生平事迹详见《温公易说》。此书为司马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主要摘取《国语》、《孔子家语》、《韩诗外传》、《孟子》、《荀子》等书。每条之下间有题识数字,结尾又列准

  • 金匮心典

    三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又称《金匮要略心典》,为尤氏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编撰而成。专门注释《金匮要略》。因纂注力求得其典要,故名“心典”。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七篇;卷中载“奔豚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