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

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庭依以为重。卒谥文贞。工于古文辞,著有《文贞集》十二卷。张玉书于康熙十三年以大学士职领修此书,历经三十多个春秋方成。此书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与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增补以其他类书中的有关材料。“佩文”为康熙皇帝的书斋名,书以此命名。初为一百零六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因其“篇页繁重”,析为四百四十四卷。收字为一万零二百五十八个。收词为二字、三字、四字,共约四十八万余条。引书约一百五十余种。全书近二千一百一十五万多字。本书以单字统词语,单字按“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排列。每字下注出反切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之词。收词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词二字、三字、四字的顺序为次。字数相同,以出自经、史、子,集为序。“韵藻”为《韵府群玉》、《五车韵瑞》二书中原有的词语部分。“增”是上述二书未见,而新增加的词语。“对语”是对仗词语。“摘句”是摘录包括这个字的五、七言的诗句。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者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本书是供旧时作诗文时查词藻之所用。现在亦可用以查词语、典故的出处,材料较为丰富。但本书的错误之处亦不少。本书的所据资料,都是由其他类书辗转抄录,或任意删节,因此,引用时要核对原文。另外,引书只注书名,引诗文不标题目,只注作者,亦不便于查对原书。为查阅方便,万有文库本书末附有索引,将全部词条依首字的四角号码排列。后附单字笔画索引。有康熙五十年(1711)内府刊本。清道光年间海山仙馆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同文书局影印本、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本、日本明治四十一年(1908)宏文馆石印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经异

    十二卷。清张漪(详见《诗传题辞故》)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初年,按《春秋》十二公次序,每公各为一卷。卷首附录何休、范宁、杜预、胡安国等家序,卷尾附录补遗、勘误。该书大体上在于校订《左传》、《公羊传》及《穀

  • 颜巷录

    一卷。清李衷灿(详见《拳拳录》)撰。是书成于衷灿罢官之后,因情绪低落,恬淡寡欲,所记多为在任时的言论、起居、行动。但也夹杂着鹿善继、孙奇逢二人的观点,认为儒能彻佛,佛能窥儒。

  • 眉公见闻录

    四卷。《见闻录》八卷。

  • 宋史全文

    三十六卷,元佚名撰。该书记载北宋、南宋朝史事,起自建隆,终于咸淳(1265-1274)。用编年文体,以次排纂。每卷标题皆有“宋史全文”四字。其靖康以前内容,本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而颇加删节。高、

  •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

    四卷。清钟麐纂。钟麐,原名宝田,字璘图,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咸丰辛酉(1861)顺天府的副贡生,官至内阁中书。作者原拟通考十三经,书稿后稍稍散佚,只得《周易》、《尚书》、《毛诗》、《周

  • 永春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郑一崧修,颜铸等纂。郑一崧,乾隆末年任永春州知州。永春州志可考者始于明万历四年。其后曾数修。郑一崧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不足处,又设局重纂,终成此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印。共十

  • 汪彦石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汪献玕撰辑。二种为《禹贡锥指节要》一卷、《夏小正传》一卷。两种均为经学著作。其中《禹贡锥指节要》,本书有专条介绍。两种均用为家塾教学童蒙。有同治年间群玉斋刻本。

  • 春秋潜潭巴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中的一种,又名《春秋纬潜潭巴》。言灾异及天人相感之道。其中记日蚀于六十甲子日每天出现所主何事,均详加记载,极为琐细。又认为君臣合德,道度协中,天

  • 续方言又补

    二卷。清徐乃昌撰。乃昌字积余,安徽南陵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举人,官江南盐巡道。是书为增补《续方言》及《续方言补正》之作,博稽载籍,遍考《玉篇》、《广韵》、《类篇》、《集韵》以及《颜氏家训》、《

  • 五经大义终始论

    无卷数 附答问九篇。清龚自珍(详见《泰誓答问》)撰。本书作于自珍三十二岁时,乃是以汉学的方法来研讨经学的微言大义,因此言必有证,无一字无来历。本书所述,全以《公羊》为依归。公羊氏有三世三统之说,自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