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典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书家。又“书法欧阳、诗宗范陆”,“著作等身”,有编年诗稿十余册及其它著述,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仅有《何典》幸存。《何典》是一部多用谚语写成的讽刺性的滑稽体章回小说。全书共十回,写的全是鬼蜮世界,作者主要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被诬陷、毒打、讹诈,以致含冤致死的事实,讽喻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大大小小官吏贪婪、奸毒的鬼蜮伎俩,抨击了我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黑暗现实。所以鲁迅先生在《题论》中说此书“谈鬼物正象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刘半农先生在《重印〈何典〉序》中说:“综观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足见此书虽滑稽,实际上是有感社会黑暗而发的。《何典》也有封建性糟粕,作者对镇压被压迫者的起义用赞赏的态度来描写,实际上还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基本倾向是愤世嫉俗的,但在小说结尾处也流露出贪慕功名之心。《何典》的题材、构思、写法上均别具一格,尤其是语言特色明显,使用大量的吴语方言的俚语、成语,随手拈掇,信口开河,“文字分外精神”。不过它在语言上过分追求滑稽,有时不免油滑,显得趣味不高。《何典》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1932年日本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先生应日本友人增田涉之托,将《何典》作为中国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了他们。《何典》的版本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排印本,光绪甲午(1894)上海晋记书庄石印本,改题“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1926年刘复标点本。1981年工商出版社出版的陈得仁评、鲁迅题记、刘半农标点本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神器谱

    五卷。明赵士桢(1554-?)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今属浙江)人。累官文华殿中书舍人。喜谈兵,精于火器研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赵士桢东嘉神器谱四卷”,即为此书。今存赵氏《神器谱续》

  • 香案牍

    一卷 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撰。陈继儒曾自命隐士,居小昆山,而又周旋于官绅之间,又自称善于鉴别书画,然而又常常出错,受时人讥讽。陈继儒撰《香案牍》,书中叙述神仙故事,载录自轩辕以下七十二人,都

  • 海外遗稿

    一卷。明林垐撰。生卒年不详。林垐,字耻斋,号子野,福建侯官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海宁令。明南都不守,唐王即位闽中,黄石斋督师,疏请与子野偕,遂授员外,转饷军前。旋由监察御史,宣谕浙西,召

  • 三华集

    ① 十八卷。明钱子正、钱子义、钱仲益合刻。钱子正、钱子义兄弟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皆工诗,子正有《绿苔轩集》六卷;子义有《种菊庵集》四卷。钱仲益是子正之从子,名永升,以字行。有《锦树集》八卷。三人之

  • 缥缃对类

    二十卷。旧本题明屠隆(生卒年不详)撰。屠隆著有《篇海类编》。本书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都是市井幢轴之词。俗陋可笑。《四库全书总目》云:“隆虽佻荡不检,游谈无根,然其谬尚不至此。殆坊贾所托名

  • 补计然子

    一卷。明末清初董汉策(生卒年不详)撰。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又号苏庵,康熙间举贤良方正,官道员。著有《褓文杂著》、《补计然子》、《揽胜文集》、《帚园集》等。此书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杂取《左传》

  • 两京遗编

    五十七卷。明胡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胡维新,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广西右参议。万历年间,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文学素盛,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编

  • 慕义堂梁帖

    八卷。清冯宜瑜汇刻梁同书书。梁氏之帖,有嘉兴吴氏之《青霞馆帖》、濮院陈氏之《瓣香楼帖》、风泾张氏之《娱志居帖》,并此而为四。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成。其中多为梁同书晚年书,有九十一岁之作,犹然笔笔

  • 孟子时事年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史籍记载孟子事迹多疏略,明清诸家所撰孟子年谱、考略等亦互有异同。林氏据《史记》中各世家、表、传及《战国策》、《竹书纪年》等书中有关资料,考时事之远近,证游历之

  • 吾学录

    五卷。清潘相撰。潘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县人。乾隆进士,官知州,有《脔文书屋集》。是书卷一为庙制冠服之制,卷二为昏礼,记录《清会典》中纳采等礼及孔南塘张伯行诸人论说,卷三为丧礼,卷四为祭礼,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