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会同县志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令朱澍。兹编续朱志而作。《重修会同县志》光绪二年(1876)刻本,为十四卷首一卷。首一卷为图考。正文依次为方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典礼志、秩祀志、兵防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形胜志、外纪志。此志将食货次于建置,将典礼与秩祀、人物与列女分门而书,井然有序,简洁得体。艺文删削旧本风云月露之冗滥,择其切于事实有关治术建设风化之传记诗文,节录若干篇,别具见识。然其秩官志中之名宦,于记述总督、巡抚等诸大吏中,杂以靖州知州一人,则不伦不类,可谓无识。又如形胜志古迹、陵墓、寺观,而附以风俗,亦显芜杂。

十卷。清于煌、万卜爵修,杨缙铨纂。于煌,浙江归安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署知县。杨缙铨,教谕。旧志始修明万历间,康熙乾隆初二度复修。于煌莅任,时适值郡宪增修志乘,通行各属,采辑遗闻,邑人士踊跃重辑,志成。《会同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共十卷,为:天文、地理、建置、赋役、学校、兵防、秩宦、人物、艺文、杂志十门。此志在前志基础上增修,残缺失序之处,略为厘定,余概从旧。乾隆三年(1738)之后三十余年邑事,复加采辑,考请故老之流传,采诸名山之记载,编章上稍作调整。旧志舆图、地理为二纲,此遵府志以疆域为纲,而舆图、地理并列于内。从旧志地理目中,抽出星野、气候、风候、潮汐、节序数项,汇于天文,置于篇首,地理次之,土产列其内。志内记载了黎族首领峒主王源寿,元代袭土邑长事迹甚详。会同县东二十里多异岭,数山相连,中多怪石,有何鲁岭,东有石岩可望大海,名山海奇观洞,吴隽有《游海潮岩记》、吴者仁有《槟榔赋》俱载艺文志。

猜你喜欢

  • 霄鹏先生遗著

    五种,五卷。清黄保康编。黄保康字霄鹏,南海(今属广东省)人。长于医术。五种有三种为黄氏所辑医书:《医林猎要》一卷、《吴鞠通方歌》一卷首一卷(黄任恒注)、《陈修园方歌》一卷首一卷(黄任恒注)。其余二种为

  • 鲁礼祫禘义

    ①一卷。清黄奭辑。此本春秋庄公以其三十二年节,前半剪截太甚,春秋二字当衍;儒家之说节,与袁钧所辑《鲁礼禘祫义》同;有其尸后稷庙中至绎祭则同一日,视袁本为备;误以《魏书·礼志》引《郑志》昭公十一年至祫于

  • 靖海记

    二卷。施琅撰。施琅(1621-1696年),原名郎,字琢公、尊侯,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初为郑芝龙部左冲锋,降清后历任同安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授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黄公度事略

    一卷。清黄遵楷撰。遵楷字幼达,广东梅县人。该书记其兄黄遵宪生平。遵宪字公度,著名诗人及驻外使节。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籍举人,曾出使日、美、英、法、德及新加坡等国,颇谙列强虚实及俄国应付之方法,时

  • 中国声韵学

    四编十五章。姜亮夫著。姜亮夫(1902-)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县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至1

  • 续修云林寺志

    八卷。清沈彪纂。沈彪,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翰林院编修。灵隐(位今杭州市)为浙江首刹,自韩昌黎始为寺纂志,其后有孙治、吴门徐增修成《灵隐寺志》。清康熙皇帝赐“云林”匾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厉鹗之续修

  • 诗集传附录纂疏

    二十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婺源(今属江西)人。景定甲子(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第,教授乡里以终。著述另有《易本传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四库全书·易类已收

  • 游宦余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书首自序中称“生平宦辙,殆偏九州,因摭耳目所及,撰成此书”。初本分五卷,以后才并为一卷,内容多录琐事,书末附有《西南夷风土记》二十六条,颇为详明。但朱孟震在序中

  • 崇川咫闻录

    十二卷。清徐缙、杨廷撰同辑。通州,宋代为崇州,又名崇川,至清雍正二年(1724),始改直隶州,泰兴、如皋、海门乡隶属之。此篇沿用古名崇川,名咫闻录,意为逊于志。以十七录一表而志,踵于乾隆志之后。全书共

  • 潠书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