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今文周易演义

今文周易演义

十二卷。明徐师曾撰。师曾字伯鲁,江苏吴江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师曾初从吕祖谦之说,著《古文周易演义》一书,不传。后因明代取士用注疏本,才又撰著此书。大旨以阐发《本义》为主。隆庆二年(1568)七月《自序》云:“余为是书,搜括百家,咨访众说,而折衷于朱子。前后十年,始获脱稿,然中多未定,未敢传诸人也。间出以质会稽士人,遂刻诸。迩来竭古家居,药物之余,重加修改,友人董朝献清刻以传。”初刻于杭州,隆庆二年重订再刻。今上海图书馆藏有明隆庆二年董汉策刻本,即著者“重加修改”本。《四库总目》据以著录存目的江苏巡抚采进本,也正是隆庆二年(1568)的重刻本。

猜你喜欢

  • 选雅

    五卷。清程先甲撰。程先甲字一夔,江苏江宁人。尚著《广续方言》、《方言类聚》等。《选雅》用《尔雅》体例,搜集《文选》李善注中语词,依类编辑之,故名《选雅》。《文选》李善注引用古籍一千多种,今尚存世者不过

  • 会心录

    四卷。清孔尚任(1648-1718)撰。孔尚任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筑书屋于曲阜东北约五十里处的石门山中,取名“孤云草堂”,潜心著述,1684年,孔尚

  • 南华真经新传

    二十卷。宋王雱(1044-1076)撰。王雱字元泽,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人,王安石之子。王雱博学多识,不到二十岁就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熙宁四年(1071)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

  • 天真阁集

    五十四卷。《外集》六卷。清孙原湘(1760-1829)撰。附《长真阁集》七卷。清席佩澜撰。孙原湘,字子潇,号心青,昭文(今属江苏常熟)人。嘉庆进士,改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工骈散文,兼擅书画,诗宗太白

  • 读诗商

    二十七卷。清陈保真撰。保真字怀甫,龙阳(今湖南汉寿)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博采众说,自诗序以下,《毛传》、《郑笺》、《王注》、《孔疏》、朱子《集传》诸书皆有采录,虽称赅博,但也略嫌驳杂。引成说标明出处

  • 融堂四书管见

    十三卷。宋钱时(详见《融堂书解》)撰。包括《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均先列经文,略加音训,再诠释其大旨于后。其中《孝经》用古文,《大学》只分为六章而不分经传,又舍《孟子》而取《孝经》,与

  • 孝经王氏解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今江苏东海)人,三国魏学者。曾拜散骑常侍。学术上推服马融、贾逵,而不喜郑玄之学。注有《孔子家语》,集有《圣证论》等。《孝经王氏解》载于

  • 临安旬制记

    二卷。附录一卷。清张道撰。道字少南,浙江钱塘人。是书专记潞王监国事。仿编年体,按日系事,因事附人,排比颇具条理。潞王监国事,野史罕有及之者,道因撰此书以表章之。但征引未博,且有失实之处。有些潞王佚事,

  • 双芙阁吟稿

    不分卷。清姚畹贞(1802-1828)撰。姚畹贞,字芙初,江苏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张燮之儿媳,张蓉镜(字芙川)之妻。《清稗类钞》云:张燮,字子和,昭文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宁绍台兵备

  • 篆法偏旁正讹歌

    一卷。明李登撰。胡正言补篆。李登著有《六书指南》、《摭古遗文》,参看此二条。正言字曰从,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歌仿史游《急就章》之例,撰为七言韵语。对于彼此相似、易于相混互讹的篆书偏旁,皆一一举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