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晋县志

临晋县志

①十卷。清齐以治修,王恭先纂。齐以治,湖北应城人。出身进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临晋县知县。按临晋旧志,远不可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邑令高向辉曾重修之,传本极为罕见。据此志序例言:明万历本共十纲,多有未妥,且舛谬遗漏,比比皆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齐以治开局修志,历数月,遂成此志。《临晋县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沿革表、秩官表,卷二选举表,卷三疆域志,卷四建置志,卷五食货志,卷六杂志,卷七至卷八艺文志,卷九至卷十传:名宦、人物、忠烈、孝义、列女、隐逸、仙释、寓贤、叙传。本编卷七艺文志下,附列书目。此志为增续万历旧志而作,然体例分目与旧志截然不同,纠正旧志之误者,不知凡几。如临晋虞乡,昔皆解县地,后魏分北解而为二,元复合虞乡而为一,始终本自照然。旧志叙沿革,则曰北解后周属绥化郡,此言表述不清,使人迷惑。此志于沿革表中,既表增析省合,而并附虞乡沿革,以备参考。使临晋虞乡沿革情况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此志严整雅备,堪供查览。②八卷。清王正茂纂修。王正茂字竹崖,安徽庐江县人,出身进士,乾隆三十六年(1771)任临晋县知县。学问渊博,宏奖风流,于地方兴革事宜,悉笔之于书。修葺学宫,以及坛庙,区画疆域,分东南西北四乡,名以仁义礼智,盖无事不以阐教正俗为心也。乾隆三十八年(1773),王正茂开局修志,同年而志成。《临晋县志》乾隆三十八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上篇,内分星野篇、疆域篇、山川篇、城池篇、坊里篇、市肆篇、物产篇、田赋篇、丁徭篇、库贮篇、仓贮篇、廨署篇、学校篇、水利篇、驿传篇、铺舍篇;卷二下篇,内分风俗篇、礼仪篇、秩祀篇、群祀篇、令尹篇、师儒篇、丞尉篇、武备篇、选举篇、封荫篇、古迹篇、沿革篇、灾祥篇、方音篇;卷三职官列传;卷四人物列传;卷五贞妇列传;卷六至卷七杂记;卷八艺文。此志体例别出新裁,较他志迥然不同。每一类前撰一序文,正篇述叙,亦皆缀空文。虽曰续修旧志,倒不及旧志严备。然全篇亦有可取之点:如方音一门,旧志附于山川类中,殊不重视。此书独能单立方音一类,详述声韵之理,且引古籍以辨证,一一详明记载。有光绪六年(1880)重印本流行于世。③十六卷,首一卷。俞家骥、许鉴观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俞家骥,浙江绍兴人。民国九年(1920)由榆次调署临晋县知县。许鉴观,本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曾任雁门道尹。赵意空原名圻年,贵筑人,本籍江苏,陕西汉阴厅通判,光绪二十九年副贡。于廷梁,江苏泰兴县人,山西督军公署秘书。民国九年,俞家骥调宰临晋,一下车即询访县志,乃知自清光绪六年(1880)续修后,又四十余年未续修,原版被兵被水,散失无存,尚存成书诸家,今若不修,后将无征。遂于邑绅商议,于民国十年(1921)始纂,十二年春(1923)志成。《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考,疆域考,区村考;卷二山川考,城邑考,沟渠考;卷三物产略,赋税略;卷四生业略,礼俗略;卷五学制略,军政略,公款略附公产;卷六职官谱;卷七科名选举学校毕业谱;卷八名宦录;卷九至卷十乡贤录,忠烈附武略,孝友,义行,文儒;卷十一列女录;卷十二古迹记,城砦堡村野台泉,祠庙,冢墓,树木;卷十三金石记;卷十四旧闻记,杂记;卷十五书选,文选;卷十六诗选。卷首有县境总图、城乡图。卷末附录旧序。此志体例完备,内容翔实。

猜你喜欢

  • 三国杂事

    二卷,宋唐庚撰。唐庚(1071-1121),字子西,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圣中举进士,调利州(今四川广元县)负责狱讼,后迁郎中令,又拜为宗子博士,又由宰相张商英的推荐,提举京畿常平。政和元年(

  • 江苏省外海战船则例

    是书不分卷数,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均为狼山镇标右营缯艍,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为狼山镇右营唬船,第七册为狼右营小哨船,第八册为狼山镇中左右据四营唬船,第九册、第十册为中营唬船,第十一册为狼镇中左右三

  • 诗传题辞故

    四卷。清张漪(生卒年不详)撰。漪字绿村,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人,诸生。是书无序例,单就诗传题辞做解。书首列总题,次列分题,又次列篇题。篇题之下,首列小序、朱传,间引《论语》、《荀子》,及司马迁、韩婴

  • 濮州志

    ①六卷,明李先芳纂修。李先芳,字伯承,别号北山野史。濮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举进士,选新喻知县,官至毫州同知,以诗文名世。此志系李先芳自亳州同知罢归后纂修的,本州名绅祝尧焕、苏濂等参与设局,万

  • 郋园书画题跋记

    四卷,《补遗》一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生平见《周礼郑注正字考》。该书有《法书》一卷、《碑帖》一卷、《名画》二卷、《补遗》一卷,皆记录作者自藏之唐、宋、元、明及清朝道光年间的著名书画家真迹,并按年代编排

  • 女红余志

    二卷。也称《龙辅女红余志》。元龙辅(生卒年不详)撰。龙辅里居、生平事迹均不详。据其书原序称,龙辅为武康常阳之妻。称其外父为兰陵郡守元度公之后,家多异书,细君女红中馈之暇辄阅览研究,后择其当意者编成四十

  • 古椿轩诗钞

    二卷。清庄善孙撰。生卒年未详。庄善孙字性切,江苏阳湖人。诸生。其为诗词朴直,寄意深远,不事雕琢,有清气旋绕于笔端。虽经身世忧患,而绝无愤懑不平之语。深得于温柔敦厚之教。庄善孙死后,遗集由冯石溪等三人选

  • 好云楼初集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李联琇(1820-1878)撰。李联琇,字秀莹,号小湖,江西临川人。道光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福建学政、大理寺卿、江苏学政。曾主讲江南钟山书院。《好云楼初集》系作者自

  • 梁溪集

    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宋李纲(1083-1140)撰。李纲,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靖康元年(1126)为兵部侍郎。金兵入侵,力主迎战,被谪。高宗

  • 浩斋语录

    二卷。旧本题宋过源(?-1106)撰。是书卷末有过源《行实》一篇,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于临川。源生有异征,笃志圣贤之学,以斯文自任。嘉祐间召为国子直讲,不赴。卒于崇宁丙戌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