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通

中庸通

清胡炳文撰。炳文爵里无可考。是书以朱子《章句》为宗,按朱子《章句》诂义本精,义有未尽。每别详于《语录》,间或《章句》与《语录》异义,自可互相参证。立于他家之说,多有发明朱义者,或有补朱义所不及者。是书首列经文,次列朱子《章句》,低经文一格;又次列诸家之说,以及自为说,低经文二格,其自为说,意在贯通,故以通为名,一是本书与他书相通,二是本书前后相通。能使全书脉胳句句有着落,首尾相应。《章句》虽精,得此更加邃密,尤觉无懈可击,不再有墨守陈规之嫌。是书无序例,也无刊刻年月,当刊于乾隆间。

猜你喜欢

  • 经效产宝

    三卷。唐昝殷(详见《食医心鉴》)撰。此书约成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产宝》。原书久佚,后由周颋等辑成,编次为上、中、下三卷,并附续编一卷。上卷论闭经、带下,并列妊娠各方。中卷为坐月、难产。下卷载

  • 御定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三十三卷。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阿桂(1717-1797)等奉敕撰。这是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对照的分类辞典。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高宗弘历命傅恒等为圣祖玄烨敕撰的《清文鉴》补注汉字以后,

  • 易理象数合解

    二卷。清聂镐敏撰。镐敏字丰阳,号京圃,湖南衡山人,嘉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兵部职方司郎中。著有《松心居士诗文集》、《赐书堂试帖律赋》、《京圃诗文读经心得》等刊世。此《易理象数合解》意欲以易理与象数兼

  • 蒙鞑备录笺证

    一卷。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蒙鞑备录笺证》一书是对光绪二十七年(1901)曹元忠所著《蒙鞑备录校注》一书的笺证,此书作于1925年,主要引据《宋史》、《元朝秘史》、《元史、宗室世系表》、

  • 彭城集

    四十卷。宋刘攽(1023-1089)撰。刘攽,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刘敞之弟。庆历六年(1047)与兄同登进士第,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 二王帖

    十卷。明董汉策刻。董汉策,字朝献,生卒年不详,盖为吴江(今属江苏)人。《兼隐斋二王帖》问世后,颇受世人推重,但该帖为木刻,湿燥难调,“过燥则滋腻之态失,稍淫则浸蚀之痕透”,世人抚卷便为此遗憾,故精于摹

  • 金汤十二筹

    八卷。明李盘撰。李盘字小有,江苏扬州人。此书以十二筹为名,《四库提要》云今本所存八筹,阙四筹。此书别本题作“李长科”。《扬州府志·艺文志》载李盘《残本金汤十二筹》八卷,注云“即李长科也”(王重民《中国

  • 六书统

    二十卷。元杨桓撰。杨桓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属山东)人。累官太史院校书,监察御史,终国子监司业。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著有《六书统》、《六书溯源》、《书学正韵》,皆传于世。此书之大旨是以六书统摄所

  • 戴东原转语补释

    四卷。曾广源撰。广源字浩然,湖北江陵人,曾任教于中国大学等校。尚著《等切南针》、《反切释例》等。是编分四章:卷一释序、卷二释韵、卷三释声、卷四释章。是编之作专为证明《声类表》即《转语二十章》,以《转语

  • 忠义集

    七卷。宋赵景良编。赵景良字秉善,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本书成书前,南丰刘作补史十忠诗一卷,述及宋末李芾、赵卯发、文天祥、陆秀夫、江万里、密佑、李庭芝、陈文龙、张世杰、张珏之事。刘自撰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