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古本述注

中庸古本述注

一卷。清姜国伊(详见《大学古本述注》)撰。该书首有自序,又有序例。依《家语》子思子作《中庸》四十七篇,而改章为篇。首篇挈其纲领,述孔子言共十篇。明道费隐共十一篇。前五篇言人事,次三篇言鬼神,再次二篇言国政,以及博学一篇。自“诚明”以后十二篇,皆言诚。“大哉圣人之道”以后八篇,皆崇礼。还有仲尼祖述篇,至圣篇,至诚篇。末篇反复言戒慎不睹,恐惧不闻,隐微慎独之学。是书释古本而仍遵朱注,所引朱注用大字写,补说用小字写。此与所著《大学古本述注》同,但补说不如《大学》多,且不大与要旨有关。唯二十、二十一两篇,各有“子曰”字。认为古书篇幅繁重,每分上下篇。《问政》分二篇,乃照此例。该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

猜你喜欢

  • 续异记

    撰者不详。此书历代各家书目均未著录,亦不详其卷数以及亡于何时。惟《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广记》、《太平御览》、《事类赋注》等书有征引。所记内容为汉至梁的精怪故事和异闻奇事。故今人多以为作者为梁

  • 重编琼台会稿

    二十四卷。明邱浚(1418-1495)撰。邱浚,字仲深,号琼台,别署赤玉峰道人,琼山(今属山东)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迁学士,后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庄。著有

  • 戴氏三俊集

    三卷。清戴芬、戴福谦(1808-1840)、戴莼三兄弟合著。戴芬,字骏伯,号清来,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年仅26岁而卒。著有《重荫楼诗集》。戴福谦,一名芳,字贻仲,号琴庄,道光丁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大易理数观察

    二卷。清朱如日撰。朱如日字洞彝,号荷轩、莲花厅人。此编成于乾隆二年(1737)。大抵是掇拾图书之陈言,无所发明。《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礼含文嘉

    不分卷。清黄奭辑。题名为《礼含文嘉》的书历史上有两种:其一是《文献通考》所论及的一部术数书,著者不明。另一部则属《礼纬书》,其文已多遗逸,黄奭则从群书中辑录成编,内容是谈国君文治之事,可分五项:第一、

  • 王制集说

    不分卷。清廖平(详见《分撰两戴记章句凡例》)撰。廖平持今文家之说,认为《王制》乃孔子制作。孔子弟子论其制度而成《王制》一书。今学礼应以《王制》为主,六经皆素王所传,此正宗也。至于古学则以《周礼》为主,

  • 崔东壁行略

    一卷。清陈履和撰。履和清中叶云南人,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崔述(详见《孟子事实录》)门人,刻有崔述遗书88卷。此书所记即崔述事迹,尤详于崔氏任福建罗源、上林知县时的治绩。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鉴戒录

    十卷。蜀何光远撰。生卒年不详。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今属江苏)人。蜀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鉴戒录》共六十六则,每则皆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而以蜀事居多。多诙

  • 家规辑要

    无卷数。明胡爌(详见《拾遗录》条)撰。此书仿《温公家规》、《吕氏乡约》之意,采辑旧文,排纂成编。内容非常浅显,大概为中人以下而作也。有明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