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坡全集

东坡全集

一百一十五卷。宋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召直史馆。熙宁间,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王安石,下御史狱,王安礼救之,遂通判杭州,徙徐州、湖州。元丰间,因以诗诽谤朝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祐中,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后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曾筑“苏公堤”于西湖。召为翰林丞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后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散文、诗、词、赋、书法、绘画皆精。其散文豪迈奔放,翻空出奇,流畅自如,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风格。他反对为文而文,主张“有所不能自己而作”;主张辞达,“辞至于太,足矣,不可有以加矣”;主张平淡,“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主张自然,“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作诗如作文,《沧浪诗话》评价说:“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使诗的创作达到了“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得心应手、不名一体的境地。其词豪气四溢,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开豪放一派。其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至今为人传诵不衰。苏轼的豪放词风,给后世以极大影响。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直接受其影响,成为“苏辛词派”。而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人的词和苏轼亦一脉相承。清代“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也有豪放派性格。苏轼的书法吸取李邕、颜真卿等名家精髓,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浪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一生著述颇多,有《东坡词》二卷、《易传》、《书传》、《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苏沈良方》、《渔樵闲话》、《物类相感志》等。《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乃清朝蔡士英据旧刻本重订刊行。前三十二卷为诗、辞及琴操,其中卷三十一、三十二录《和陶诗》一百三十五首。以后各卷分别收入赋、叙、记、传、论、制策、策略、策别、策断、策问、南省说书、奏议、表状、书、尺牍、碑文、墓志铭、行状、祭文、哀词、易解、评史、书后、书事、赞、铭、颂、箴、疏、青词、疏文、祝文、偈、杂文、拟作、志林、外制、内制、春帖子词、致语、口号等各类文字。书首有乾隆帝作《苏轼御书颂论》、《读苏轼范增论》及苏峤序、敕文、凡例等。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另有善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目录》七卷《年谱》一卷五十册,乃明刻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国朝乐章

    不分卷。朝鲜英祖时,洪启禧、徐命膺等奉命编纂。卷首有英祖乙酉“御制”跋文。不分卷数,凡十一章,名目为宗庙乐章、文昭殿乐章、列朝乐章、列朝上尊号乐章、列朝追上尊号乐章、进丰呈乐章、朝会礼宴仪通用乐章、亲

  • 主父偃书

    一卷。汉主父偃(?-前126)撰。主父偃,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西北)人。主父为复姓。任中大夫。主张进一步削弱割据势力,下令推恩,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一生勤奋好学,精通《易》、《春秋》百家之言,兼晓纵横

  • 十三娘笑掷神奸首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共二折,其情节采自宋孙光宪的小说笔记《北梦琐言》中的一则故事,写侠女荆十三娘诛奸之事。李三十九郎有爱妓,被妓之父母夺与诸葛殷,荆十三娘知之,夺回归李。本剧前标

  • 周髀算经

    二卷。音义一卷。佚名著。全书七千余字。原称周髀,唐代始用今名,立于学官。髀者股也。周代于地立八尺之表以为股,其影为勾,故称周髀。其书有关天文学方面,主要阐述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璇玑四游的文字证实当时已观

  • 滇行纪程

    一卷,《续抄》一卷,《东还纪程》一卷,《续抄》一卷。并清许缵曾(1627一?)撰。许缵曾,字孝修,号鹤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到任未及一年,即辞职归养。信奉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

  • 春渚纪闻

    十卷。北宋何薳撰。何薳大约生活在北宋哲宗、徽宗、钦宗时期,生卒年不详。何薳字子远,又称子楚,自号韩青老农,人称东都遗老,浦城(今属福建)人。博学多闻,擅长诗歌,喜好琴艺,才艺出众。见章惇、蔡京相继专权

  • 窦氏外科全书

    见《疮疡经验全书》。

  • 运甓漫稿

    七卷。明李昌祺(1376-1452)撰。李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授礼部郎中。历官广西、河南左布政使,坐事谪役,寻宥还。洪熙元年(1425)起故官河

  • 无甚高论

    七卷。明赵鸿赐(生卒年不详)撰。赵鸿赐,字承元,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中副都御史赵钱之子。此书共七卷,杂引佛经及释子语录,而以圣贤之经传互相辨证,大旨以援墨入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