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三卷。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字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位终南充州刺史。义庆虽权势显赫,但《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常“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时文人学士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皆在其门下。据本传所叙,《世说新语》一书,司能是由他和其门下共同编撰的。除此书外,刘义庆还著有《徐州先贤传》、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宣验记》和《典叙》等书,《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临川王义庆集》八卷,已散佚。《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唐时又名《世说新书》,以区别刘向所著的《世说》,后改名《世说新语》原书八卷,梁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上、中、下三卷三十六篇,为宋人晏殊所删并。全书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品藻、规箴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年间文人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和风貌,虽然不能说句句都是真实的,也有不能确指的传说性质,但大多数是可靠的,是魏晋士大夫阶级思想、生活的真实记录。它提供了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学、历史、风尚的珍贵资料。此书在选材和编排上,明显表现了作者的倾向性。他一方面宣扬名教,鼓吹封建道德,夸耀士大夫门阀的高贵和生活的豪华,欣赏名士风流,崇尚清谈;另一方面对所谓魏晋风度也有不满和批评。这种对人物及其行为的赞赏和贬斥,不是通过语言直接加以评论,而是由分类的名称表现出来的。如在此书三十六个门类中,既有较为客观的“言语”、“文学”、“术解”类,也有肯定的“德行”、“方正”、“雅量”类,还有带批评色彩的“任诞”、“简傲”、“汰侈”、“俭啬”类,总的来说,他是依据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物的。艺术上突出地表现为,《世说新语》的语言,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本身的语言,虽极简洁,却意味隽永,往往片言数语,就能勾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面貌。人物对话,采取当时的口语,应对巧妙,别有韵味,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赞。《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甚大,它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文言小说的新体裁,形成了轶事小说的一个新流派。继它之后,续书和仿作大量出现,如唐王方庆《续世谈新书》(已佚),宋王傥《唐语林》,孔平仲《续世说》,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李仲文《明世说新语》,清王晫《今世说》,近人易宗夔《新世说》等自成一体,蔚然成风。书中的许多故事,如“周处除三害”,“祢衡击鼓骂曹”、“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广为流传。《世说新语》有梁刘孝标注本,引书四百余种,现多已失传,尤其珍贵。有唐写卷残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日本影宋绍兴八年董葊刻本、明嘉靖十四年袁絅仿宋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纷欣阁丛书重刻表本、康熙十五年刊本、王先谦校刻本、《惜阴轩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又乾隆二十七年董氏刊本二十卷,题《重订世说新语补》、又明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重刻本、明嘉靖毛氏金亭刻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均六卷。又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3年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

猜你喜欢

  • 简斋集

    十六卷。宋陈与义(1090-1138)撰。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授开封府教授,累迁兵部员外郎。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与义诗源出豫章,天分绝高。风格

  • 枣林杂俎

    明清之际谈迁(1593-1657)撰。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天启元年(1621)撰著《国榷》,清顺治二年(1645)续订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十年北上居京,

  • 李氏乐书

    十九卷。明李文察撰。李文察籍贯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在官辽州同知时,上疏奏进此书,被诏授为太常寺典簿。其书有《古乐筌蹄》九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四圣图解》二卷。李文察平生所学俱见于

  • 吴氏诗话

    二卷。宋吴氏撰。吴氏为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核其文,即摘自吴子良《林下偶谈》中论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经祖堂金石小笺

    二卷。清叶奕苞撰。叶奕苞,详见《金石录补》条。本书系叶氏在编撰《金石录补》、《金石录补续跋》以后编辑出版的。共三十一篇。其中有七篇不见于《续跋》,即漂阳长潘乾校官碑、外黄令高君碑、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

  • 韵略易通

    ①一卷。明兰茂撰。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据《嵩明州志》谓兰茂字廷秀,杨林(今云南嵩明县南)人。性聪慧,过目成诵。年十三通经史,长益嗜学。赋性简淡,不乐仕进,尝额其轩曰止庵,因自号焉。所著有《元壶集》、

  • 易互

    六卷。清杨陆荣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人。此书卷一是卦互,比如乾坤两卦互相反对即是。卷二是爻互,比如小畜、大有、大畜、需、大壮、夬、泰卦之下卦都是三画,阳爻则相互,姤、同人、履、遁、讼、无妄、否卦之上卦

  • 疣赘录

    九卷。《续录》二卷。明顾梦圭撰。顾梦圭,字武祥,号雍里,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嘉靖十七年(1538)前后在世。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本书为顾梦圭所自编,同里归有光为序

  • 经史答问

    四卷。清朱骏声撰。首有其子孔彰序,称骏声少从钱竹汀游,故往往述其语。又与朱右曾友善,右曾著《逸周书集训》,尝与商订。后与汪文台、俞正燮、程鸿诏及弟子程朝钰等质疑问难,有《经史答问》一编,乱后颇有散失,

  • 郁华阁诗集

    二卷。清盛昱(?-1899)撰。盛昱字伯熙,号意园,清宗室,为肃亲王豪格七世孙。满洲镶白旗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由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其人通经致用,精研义理,于天文、地理、兵事、农政诸门无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