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三卷。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字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位终南充州刺史。义庆虽权势显赫,但《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常“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时文人学士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皆在其门下。据本传所叙,《世说新语》一书,司能是由他和其门下共同编撰的。除此书外,刘义庆还著有《徐州先贤传》、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宣验记》和《典叙》等书,《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临川王义庆集》八卷,已散佚。《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唐时又名《世说新书》,以区别刘向所著的《世说》,后改名《世说新语》原书八卷,梁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上、中、下三卷三十六篇,为宋人晏殊所删并。全书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品藻、规箴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年间文人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和风貌,虽然不能说句句都是真实的,也有不能确指的传说性质,但大多数是可靠的,是魏晋士大夫阶级思想、生活的真实记录。它提供了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学、历史、风尚的珍贵资料。此书在选材和编排上,明显表现了作者的倾向性。他一方面宣扬名教,鼓吹封建道德,夸耀士大夫门阀的高贵和生活的豪华,欣赏名士风流,崇尚清谈;另一方面对所谓魏晋风度也有不满和批评。这种对人物及其行为的赞赏和贬斥,不是通过语言直接加以评论,而是由分类的名称表现出来的。如在此书三十六个门类中,既有较为客观的“言语”、“文学”、“术解”类,也有肯定的“德行”、“方正”、“雅量”类,还有带批评色彩的“任诞”、“简傲”、“汰侈”、“俭啬”类,总的来说,他是依据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物的。艺术上突出地表现为,《世说新语》的语言,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本身的语言,虽极简洁,却意味隽永,往往片言数语,就能勾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面貌。人物对话,采取当时的口语,应对巧妙,别有韵味,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赞。《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甚大,它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文言小说的新体裁,形成了轶事小说的一个新流派。继它之后,续书和仿作大量出现,如唐王方庆《续世谈新书》(已佚),宋王傥《唐语林》,孔平仲《续世说》,明何良俊《何氏语林》、李仲文《明世说新语》,清王晫《今世说》,近人易宗夔《新世说》等自成一体,蔚然成风。书中的许多故事,如“周处除三害”,“祢衡击鼓骂曹”、“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广为流传。《世说新语》有梁刘孝标注本,引书四百余种,现多已失传,尤其珍贵。有唐写卷残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日本影宋绍兴八年董葊刻本、明嘉靖十四年袁絅仿宋刊本、《四部丛刊》本、明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纷欣阁丛书重刻表本、康熙十五年刊本、王先谦校刻本、《惜阴轩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又乾隆二十七年董氏刊本二十卷,题《重订世说新语补》、又明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重刻本、明嘉靖毛氏金亭刻本、崇文书局汇刻书本、《诸子集成》本均六卷。又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3年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

猜你喜欢

  • 说唐

    见《说唐演义全传》。

  • 倪小野集

    二十二卷。明倪宗正(约1514前后在世)撰。倪宗正,字本端,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终南雄知府。嘉靖中,赠学士,谥文忠。著有《倪小野集》。

  • 陆氏世史钞

    六卷。明陆浚源撰。浚源字号不详,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事迹不详。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并作为谱谍,考述世系。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共计120人。各录其史书本传,汇为一编。寓

  • 禹贡川泽考

    二卷。清桂文灿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陈澧弟子。本书本其师陈澧之说,以康熙乾隆地图及召南水道提纲为根据,参以陈澧所著的《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再参考群书,间下己意

  • 三百篇鸟兽草木记

    一卷。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善诗、画,工杂剧,所撰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洛水丝》、《春波影》两种各一本于《盛明杂剧》中

  • 传书堂善本书目

    十二卷。清蒋汝藻编。蒋汝藻(1877-1954),字元采,号孟薠,别署乐庵,浙江乌程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举人,宣统中捐资郎中,后经商失败潜心藏书治学,得先世所传二十箧书籍,承父“传书堂”

  • 疏影

    梅影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醉一

  • 南海集

    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凡二卷,为士祯奉使祭告南海来往途中所作。上卷所录由京师至广州之作,下卷所录则由广州至其家新城之诗。赵执信作《谈龙录》单摘取

  • 毛郑诗异同考

    十二卷。清程晋芳(1718-1784)撰。晋芳初名廷鐄,字鱼门,号蕺园,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后徙江苏江都。乾隆七年(1742)召试,授内阁中书,后为四库馆纂修官、翰林院编修。晋芳少时好学,曾罄其资购

  • 钦定翻译五经

    五十八卷。清乾隆帝因满人不通汉语,儒家经典不易在满人中传播,遂效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命人将《孝经》译成鲜卑语(称《国语孝经》)故事,在乾隆二十年,命人把儒家经典译成满文。因《四书》为初学所必读,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