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辛老屋诗集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部主事。与同县钱载、祝维诰、万光泰、朱沛然等常相切磋、唱和,时称“秀水派”。而以他和钱载成就较高,时号“钱王”。其诗多吟咏景物和酬赠友人之作。在艺术上,他善于汲取前代诸家之长,融会变化,自成一家,受到袁枚、毕沅等的推重。其诗用语清新而警策,感情真挚而含蓄。毕沅序其诗集时称:“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王又曾亦能词,象[酷相思]《饮芙蓉花下作》、[金缕曲]《简惺斋》等都写得颇有风致。著有《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后其子复请钱载阅定此本。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刻于鄢陵官署。十一、十二两卷,则以所作词为附录。皆不及十之四五,而审择未当。其全集六百余首,番予曾点定,则此非又增之全,其诗当不止此。《湖海诗传》选录其诗,如《和循初用章苏州自蒲塘驿驿驾经历山水韵》、《赵仲穆双松水榭》、《张穆画马行》、《凉夜》、《冒雨泛西湖小饮琴鹤楼》,皆此集所未载。其诗大都信笔直书,天骨开张,无绘句絺章之习,无哀感之音,无愤懑之语,虽清老苍秀,尚难与钱载比肩。毕沅谓:“又曾所独到者,则钱载亦当敛手下之。”所称似有过。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刊本。

猜你喜欢

  • 王制里亩算法解

    附《义疏算法解》 一卷。清谈泰(生卒年不详)撰。谈泰,江苏上元县(今南京)人,举乡试,官南汇县训导。博览勤学,曾与上元梅冲从钱大昕习算学,学业精通,所著算术之书三十余种。考证经史之书,或《观书杂识》二

  • 易堂问目

    四卷。清吴鼎(生卒年不详)撰。吴鼎字尊彝,号易堂,江苏无锡(今无锡市)人,吴鼐之弟。乾隆九年(1744)进士,以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擢翰林院侍讲及侍读学士。吴鼎平生深研《易》学,除本书外,还著有《

  • 庚子销夏记

    八卷。清孙承泽(生平详见《尚书集解》)撰。此书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干支为庚子,故书名“庚子”。书始写于四月而终于六月,故书名“销夏”。此书为孙承泽记其所藏所见书画而作。卷一至卷三,记晋、唐、宋

  • 香祖楼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字约礼,嘉靖中进士,官居兵部郎中,休假在家,于园中造小楼一座。一日,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香气四溢,因题楼名为“香祖楼”

  • 山带阁集

    三十三卷。明朱日藩(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朱日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江苏扬州北)人。生卒年不详。云南布政司参政应登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九江府知府。此集共三十三卷。其中诗十五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仪礼集说

    十七卷。宋敖继公(生卒年不详)撰。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今广东五华县)人,后居吴兴(浙江乌程县)。宋咸淳进士,对策忤时相,竟归而不仕;入元,赵孟頫尝从其受业。敖继公邃通经术,动循礼法,官信州教授。《仪礼

  • 于野集

    七卷。清王原(约1703前后在世)编。王原初名深,字仲深,号西亭。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知茂名县,有惠政,官至工科给事中,因直言降职归。学以濂洛为宗,著有《学庸正讹》、《

  • 国朝柔远记

    二十卷。清王之春(1842-?)撰。王之春,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字爵棠,又作芍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后裔。青年时期投身幕府,曾随曾国藩、李鸿章等征战,累官至安徽巡抚、广西巡抚。著述甚富,有《防海

  • 祚翰吟庵经学谭

    一卷。近人常赞春撰。赞春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论述了自汉以来,儒学的发展变化。共分为七个阶段,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弊病。谓汉代重师承,其弊是“拘”;魏晋至唐,谈玄之风间杂异议,其弊是“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