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西北回民起义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和羌白镇为基地,奉伊斯兰教阿訇洪兴、任武及赫明堂等为首领,组成十八大营,控制渭河两岸。华州回民群众奋起进攻当地的反革命武装,并把前来“劝谕”的清朝大臣张芾杀死祭旗。关中平原的回民武装参加或配合太平军陈得才部对清军作战。1863年3月(同治二年二月)清廷派钦差大臣多隆阿督军进攻回民军,侵占其后方基地羌白镇和王阁村。翌年,陕西回民军被迫退往甘肃。是时,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回民群众也接连发动起义,其中以金积堡马化龙的力量为最强,成为起义军的中心。起义军以遭受重重封建剥削的贫苦回民为主,但领导权却操纵在少数回民上层分子手中。这些回民上层分子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往往经不起考验,有的出卖群众,乞降自保,有的策划民族分裂。1866年(同治五年)秋,张宗禹率西捻军入陕,与西北回民军相配合,形成了西北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高潮。1868年(同治七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西上镇压回民军,不久即招降在陕甘交界处的董福祥所部回民军。1871年(同治十年)左宗棠所部湘军猛攻回民起义军中心金积堡,窃夺起义领导权的宗教上层分子马化龙投降,回民军损失惨重。左军旋即围攻甘肃、青海的回民起义军。1872年(同治十一年)经过太子寺之战,甘肃南部的回民义军失败。同年,左宗棠军攻占西宁,回民军首领马永福投降。翌年,左宗棠军又镇压了甘肃西部的回民军,其首领马文禄被杀,白彦虎部逃往新疆,左军占领肃州。至此,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的西北回民起义归于失败。西北回民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对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性质,它削弱了清朝在西北地区的封建统治势力。

猜你喜欢

  • 焚掠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侵华罪行之一。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朝皇帝的离宫,自康熙年间在明朝贵族废园的基础上开始扩建,到被毁前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全园面积达五千余亩,有综合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杰出建筑

  • 月氏西迁

    月氏,古民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今甘肃敦煌与青海祁连间,逐水草随畜迁移, 善骑射,兵达十万人。汉文帝时,冒顿单于攻破月氏,后月氏王又为匈奴老上单于所杀,因而被迫西迁,击走塞人,占有今伊犁河地区。后遭乌孙

  • 上海华新纱厂反日斗争

    上海华新纱厂被暗中出售给日本资本家, 日经理决定减裁工人,引起工人不满。1905年4月25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承买该厂的日本经理及承买该厂的中间人耶松船厂外籍职员两人至该厂,愤怒的工人将中间

  • 武丁举傅说

    传说盘庚弟小乙之子武丁少时生活在“小人”中间,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即位以后,从版筑匠人中举拔傅说为相,革新政治,推行善政,使得“殷道复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后被祀为“高宗”,历来被认为是商的名王。

  • 邓茂七起义

    明代中期福建农民起义。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佃农出身,因杀死地主,逃往福建沙县,改名茂七。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他领导农民开展斗争,反对给地主送租到门,拒绝缴纳“冬牲”。

  • 回纥汗国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受匈奴统治。南北朝时称高车,亦称铁勒或疏勒。回纥为铁勒之一部,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是一游牧部落。隋末唐初,回纥渐强,不满于突厥的奴役,与仆

  • 浙江光复

    浙江是革命党人活动较多的地区,新军中有很多同盟会员和光复会员,革命党人和商、学各界及会党也有着密切联系,革命基础较好;同时立宪派也很活跃。武昌起义后,上海的革命党人曾准备在浙江首先组织响应,进行了相应

  • 丈夫团

    清末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团体。全称为铁血丈夫团。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李烈钧、蒋尊簋、程潜等在日本东京组成,参加者多为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员,共计二十八人。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自勉,决

  • 吴起变法

    战国时,吴起任楚悼王令尹时所进行的政治改革。这次变法强调明法审令。针对当时楚国大臣权势威重、封君太多的弊端,裁减百官俸禄,减少不急需的闲冗官员; “废公族疏远者”,使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其爵位俸禄,并强

  • 旭烈兀西征

    蒙哥汗在位期间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对波斯与西亚地区的军事征讨。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已攻占波斯大部地区。公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继续向外扩张。公元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旭烈兀分镇波斯,并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