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伐葛伯
商族领袖汤(又称武汤、武王、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或高祖乙)在灭夏前对附近方国的征服战争。传说葛国(今河南宁陵县北)与商为邻,为了争取葛的归服,汤先以助祭为名馈送葛伯牛羊,又派人为葛伯助耕田,但葛伯并没有顺从。后来,葛伯率众抢夺商人为助耕者送去的酒食,并杀死送食物的童子。汤遂以此为借口,派兵攻灭葛国。这次战争,据认为是商汤为翦除夏羽翼而进行的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开始。
商族领袖汤(又称武汤、武王、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或高祖乙)在灭夏前对附近方国的征服战争。传说葛国(今河南宁陵县北)与商为邻,为了争取葛的归服,汤先以助祭为名馈送葛伯牛羊,又派人为葛伯助耕田,但葛伯并没有顺从。后来,葛伯率众抢夺商人为助耕者送去的酒食,并杀死送食物的童子。汤遂以此为借口,派兵攻灭葛国。这次战争,据认为是商汤为翦除夏羽翼而进行的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开始。
晋国魏绛实行的与戎族和好的政策。公元前569年,晋国北方以无终(当时居于今山西太原附近)为首的戎人部族遣使到晋国,通过魏绛向晋悼公请求和好。悼公本来不相信戎狄,魏绛向悼公陈述和戎的五大好处,即可以用财
由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逐渐在内地推广,才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性质。春秋末期,除齐国外,各大国都在戎狄杂居的地方设郡。战国时
南宋宁宗时川陕军将吴曦叛变降金事件。吴璘之孙吴曦以其父祖世为名将被任为兴州(今陕西略阳)都统制,掌川陕军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韩仛胄主持北伐,又以曦兼四川宣抚副使,陕西、河东招抚使,总掌辖区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东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战国末年秦将王翦伐楚的事件。起初,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欲攻取楚国, 问李信: “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说: “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说: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以为王翦年老胆怯,遂使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唐代宗时皖、浙、赣交界地带农民起义。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江南大疫,死者过半,又值荒年,租庸使元载的急征暴敛,使人民无法生活下去。方清率领饥民几万人,在歙州(今安徽歙县)起义。第二年与起义于广德(今
宋代官府发给入纳商人领取现钱或货物的凭证。宋初实行榷茶,茶商须在京师或沿江榷货务先行缴纳价钱,领取“茶引”,然后持引到指定地点取茶贩卖。太宗时,推行入中法,令商人在边郡入纳粮草等物,官府按里程和道途难
见“马关条约”。
西汉时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汉高祖刘邦之子刘长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封为淮南王。汉文帝时,刘长骄横不遵汉法,自作法令,藏匿亡命之徒。汉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阴谋叛乱。事发,汉朝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