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汝州之役

汝州之役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战胜唐军的一次重要战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黄巢率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为唐平卢节度使宋威击败。宋威虚报战果,声称王仙芝已死,并遣返诸道兵,为农民军的再起创造了条件。后王仙芝、黄巢率军避实就虚,转向河南,连破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二城八县,拟东攻洛阳。唐廷急调重兵加强洛阳防务,又封锁汝州(今河南临汝)、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的交通要塞,并命忠武军出兵陈(今河南淮阳)、许(今河南许昌),准备东西夹击农民军。王仙芝、黄巢当机立断,急速率军西进,于九月间力克汝州,俘获刺史王镣。洛阳的唐朝官僚闻讯后皆挈家出逃。该战役的胜利,打乱了唐朝的军事部署, 使农民军一举摆脱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猜你喜欢

  •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白虎通》: “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基以报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称禅。据说,管仲对齐桓公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

  • 殷八师

    即“成周八师”。

  • 察合台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建国后,察合台分得四千蒙古民户。成吉思汗西征时,又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分封给察合台,遂形成察合台汗国。其疆域最盛时东至吐鲁番、罗布泊,

  •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协约

    民国初年沙俄妄图吞并中国内蒙东部地区而强迫北洋军阀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呼伦贝尔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毗连沙俄,又与外蒙古接壤,境内资源丰富,且为边防重地,久为沙俄所觊觎。沙俄策动外蒙“独立”后,又煽

  • 吕后临朝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子惠帝继位,懦弱无能,朝政大权落入惠帝母吕氏手中。吕后剪除异己,杀害刘邦生前最喜爱的儿子赵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惠帝死,吕后临朝称制,用其亲信审食其(yi ji)为

  • 文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前身为日知会、军队同盟会、群冶学社,振武学社。1910年(宣统二年)同盟会员蒋翊武等人因振武学社已暴露,商讨改名文学社。次年1月30日(宣统三年正月一日)借新年团拜,正式成立于武昌黄

  • 后唐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沙陀贵族、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祖朱邪赤心世统沙陀部落,因率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官至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又历鄜坊、振武、代北等道节度使。父

  • 蔡五九起义

    元中期江西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江西赣州人。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元仁宗采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之议,在江南地区经理田粮。政府官吏乘机虚张顷亩,冒括田租,敲榨百姓。仅江西信丰一县即拆毁民宅九百处,且

  • 刘通起义

    明代中期荆襄山区流民起义。由于明代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破产农民相率逃亡到以郧阳(今湖北郧阳)为中心的荆襄山区,耕垦荒地为生。成化时,聚集在这里的流民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明朝政府屡次强令驱散,对不肯回原籍

  • 立宪派请愿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为要求清政府早日实行宪政而发起的政治运动,又称立宪运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欺骗人民抵制革命,开始玩弄“预备立宪”骗局。立宪派对清政府宣布立宪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