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为镇压维新运动而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政变”。维新派与帝党结合,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顽固派对此极端惊恐和仇视,迅速地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千方百计地进行反扑。9月(七月)慈禧太后亲信怀塔布、李鸿章亲信杨崇伊等前往天津,与荣禄密谋,预定10月底(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去天津阅兵,举行兵变。光绪皇帝得知后,慌忙向维新派求援,而维新派则一面请求帝国主义出面干涉,一面企图借助正在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9月16、17日(八月一、二日)光绪皇帝曾两次召见袁世凯,优礼有加,尝给侍郎衔,专司练兵。9月18日(八月三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求他在天津阅兵时杀掉荣禄,起兵勤王。袁伪称“唯朝廷所命,敢不尽死?”, “杀荣禄如杀一狗尔!”9月20日(八月五日)袁世凯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星夜登车赶回北京,密奏慈禧太后。9月21日(八月六日)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势力,立即发动政变,首先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接着宣布废除“百日维新”期间所颁布的重要新政,并逮捕、屠杀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先后逃往香港和日本。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其余维新派人士或罢黜,或戍边。通过政变,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又牢牢地掌握了清廷实权,并把变法运动镇压下去。

猜你喜欢

  • 中英会议缅甸条款

    简称《中英缅甸条款》。英国政府为吞并缅甸和向中国西南地区侵略扩张,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以后,法国加强了对中国西南的侵略,英国则急于吞并缅甸,以便进而向中国西南地方扩张侵略势力。1885

  • 庚子赔款

    亦称“大赔款”,简称“庚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各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定,故名。在“议和”中,列强为了

  • 猛安谋克

    我国历史上女真族采用的一种兵民结合、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本为单纯生产性的原始狩猎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有伍长(击柝)、什长(执旗)、谋克(百夫长)、猛安(千户长)。后随军事部落联盟形成及其与外部关系的

  • 清口之役

    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扬州)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汴州)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全忠并兖、郓二州之兵,直下江淮。大将庞师古率军七万进驻清口(今江苏淮阴县西),将攻扬州。杨行

  • 华兴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湖南留日学生黄兴返回长沙,借教书为掩护鼓吹民族思想,暗中策划反清革命。11月11日(九月二十三日)邀集有志革命的青年陈天华、章士钊、秦毓鎏、周震麟等集会

  • 中都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于乌沙堡、浍河堡大败金军后,十月,前锋直逼金统治中心中都(今北京)。主战派完颜天骥与完颜律明先后奉命组织军民,以坚固城垒为依托,在中都城内外奋战抵抗

  • 萨尔浒战役

    明与后金间的著名战役。明万历四十六年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兴师伐明。明朝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出镇辽东。次年,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想一举消灭后金。左翼中路以山海关总兵杜松率主力三

  • 中俄改订条约

    见“中俄伊犁条约”。

  • 宫卫骑军

    又称斡鲁朵军,辽皇室特别警卫部队。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建宫帐斡鲁朵以为皇宫,并划定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部分地区和汉人聚居的部分州县直属斡鲁朵,从这些地方人户中拣选丁壮,组建皇室特别警卫部队,名为宫卫骑军。

  • 殷八师

    即“成周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