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广州反入城斗争

广州反入城斗争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和爱国士绅反对英国侵略者进入广州城的斗争。鸦片战争以前,外商来华贸易,一向居住在广州城外的洋馆。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亦没有英人可以进入广州城的明文规定。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蛮横要求进入广州城。1843年7月(道光二十三年六月)清钦差大臣耆英表示接受英国的无理要求,但是群众坚决反对,主持社学的地方士绅也持异议,耆英只好乞求英国侵略者暂缓进城。1846年1月(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在英国的胁迫下,耆英与广东巡抚黄恩彤联合贴出准许英国人入城的告示,群众立刻将其撕毁,警告官吏如果准许英人进城,“义民将攫官而杀之”,旋又有民众数千人涌入知府衙门,烧掉知府刘浔的朝珠公服和内署数间住房,刘浔仓皇出逃。迫于群众的强烈反对,英方一面延缓要求进城的时间,一面蓄谋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847年4月(道光二十七年二月)英国军舰二十余艘载兵千余突然占领虎门炮台,炮轰广州城,广州人民义愤填膺,社学义勇纷纷出动,耆英怕事态扩大,答应两年后英人可自由入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初,英国公使文翰带兵船到虎门要求执行前约,新任两广总督徐广缙在群众的压力下未予允准,英方大肆威胁,广州人民纷纷组织武装,游行示威,反抗声势越来越大,英国被迫放弃入城要求。广州人民的反入城斗争持续七年之久,取得了胜利。

猜你喜欢

  • 约法十二条

    李渊军进入长安后的临时约法。李渊在进军关中的途中,为收买人心,曾作过许多临时规定,如,废除所过离宫园苑,将宫女还其亲属;军队屯驻,不得入村落侵扰。攻长安之前, 曾约定,不得犯隋七庙,不得危害代王及宗室

  • 北洋武备学堂

    亦称天津武备学堂。清末新式陆军学校。1885年(光绪十一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于天津。聘请德国军官任教习,经费由北洋海防经费开支。挑选军队中弁目入堂学习,文员愿习武事者亦予录取。课程有天文

  • 伊阙之战

    战国时秦战败韩、魏联军的战役。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将公孙喜率军和魏军联合抗秦,秦左更(第十二级爵位)白起率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公孙喜,拔五城

  • 皮场庙

    明太祖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严刑惩治,规定凡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的,斩首示众,还要剥皮实草。府、州、县要在衙门左面,别立一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又将填满草的人皮袋,悬挂在官府公座两旁,用来警戒

  • 甲申之变

    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的事变。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因这一年为甲申年,史称“甲申之变”。

  • 前徒倒戈

    周武王伐商战役中,在牧野战场上发生的商纣王军中下层士兵的阵前起义。徒是步兵的称呼。古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战车上的甲士只有贵族才能充任,协同作战的步兵则由下层庶民充当。由于商纣王统治时期对平民的

  • 廊坊大捷

    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八国联军的战斗。1900年6月10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八国联军二千多人在英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由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和清军拆毁京津铁路路轨, 沿线阻击。13日(十七日)侵略军到

  • 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简称《增阿暂章》。沙俄胁迫奉天地方官员签订的非法地方性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企图诱使李鸿章签订一项关于东北的条约,未果。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与东北地方当局缔结地方性

  • 常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鲁港之役中南宋失败,各地宋军相继遁逃或降元,常州(今属江苏)亦降。恭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五月,宋将刘师勇率部收复常州。元军旋又来攻,宋军力战固守。十月,元丞相伯颜亲率主力部

  • 日俄战争

    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然袭击沙俄所侵占的旅顺口, 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沙俄海陆军均遭失败, 日本虽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