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广东天地会起义

广东天地会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天地会创始于康熙年间,本为民间秘密抗清结社,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天地会以建立山堂、结盟拜会等形式组织群众。该会因“以天为父、地为母、日为兄、月为姊妹”,故名天地会。其支派有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名称。会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水手、船夫和游民等。太平天国起义后,广东天地会众纷起响应。1854年6月8日(咸丰四年五月十三日),天地会领袖何禄(广东顺德人)聚众起义,攻占东莞县城。7月5日(六月十一日)陈开在佛山誓师起义,分军进攻九十六乡。李文茂、陈显良等聚众数万在佛岭寺响应。义军在旬月之间连克顺德、肇庆、连平、鹤山、增城等数十州县,陈开、李文茂等率众乘胜环攻省城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勾结英、美、法侵略者和纠集地主团练负隅顽抗,义军久攻不克,主动撤围,西进广西,于1855年9月(咸丰五年八月)占领浔州,建立大成国,建元“洪德”。李文茂称平靖王,陈开称平浔王,铸造“洪德通宝”。陈开等在广西浔州等地坚持斗争达七年之久。1861年8月(咸丰十一年七月)清军陷浔州,陈开被俘就义,大成国败亡。另一支天地会武装从广州北上江西,加入了太平军。陈显良部继续留在广东北江地区坚持斗争。何禄则率部由粤入湘,后被湘军镇压。

猜你喜欢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

  • 上海华新纱厂反日斗争

    上海华新纱厂被暗中出售给日本资本家, 日经理决定减裁工人,引起工人不满。1905年4月25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承买该厂的日本经理及承买该厂的中间人耶松船厂外籍职员两人至该厂,愤怒的工人将中间

  • 湖口之战

    太平军西征中著名战役。1854年(咸丰四年)太平军西征受挫,退出湖南,湘军步步紧逼,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罗大纲增援,双方在九江、湖口集结重兵决战。太平军先撤湖口守军,诱使湘军水师一百三十余只快船冲入鄱阳

  • 鲁港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1275年),元伯颜军沿江东下,宋贾似道督率诸路精兵十三万,与淮西制置使夏贵合兵抵御,同时又遣使至元军营求和,要求对元称臣奉岁币,遭到拒绝。二月。贾命孙虎臣率精锐七万赴池

  • 剌钵制

    金初承袭辽“纳钵”制度,皇帝外出游猎称“刺钵”,或亦建行在,称行宫。熙宗在混同江及临潢好水川(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撒里乃(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北),海陵王在中都西南大房山、良乡(均在今北

  • 朱梁三决黄河

    唐亡前后,藩镇混战,以梁、晋争霸最甚。唐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全忠在镇压黄巢起义军时,即与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结下怨仇,后长期交战不已。朱梁为阻止晋军南下,曾先后三次决开黄河。第一次发生于乾宁三年(公

  • 涪陵之祸

    宋太宗与皇弟廷美(本名光美)争夺皇位的斗争。太宗继位后,先后封皇弟廷美为齐王、秦王,加中书令、开封尹,貌似尊宠而实甚猜忌。及太祖子德昭自杀,德芳暴卒,廷美始不自安。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亲

  • 契丹大字

    契丹族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阿保机称帝建国后,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等人,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拼读契丹语,创制多音符方块文字数千,于当年九月颁行。与汉字并用。后世称之为契丹大字。

  • 北门学士

    唐高宗时,武则天召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等文学之士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计千余卷。为分宰相之权,又使之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等。唐制规定,官衙均在宫城之南。这些人不经南

  • 白帝城托孤

    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蜀之事。吴、蜀夷陵(今湖北宜昌东)战后,刘备败归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刘备病重,诏诸葛亮至白帝城,嘱以后事。时太子刘禅十七岁,刘备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