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很多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告独立。1911年11月(九月)首义的湖北和上海地区同时发起筹组中央政权的倡议。经过争议,11月30日(十月十日)独立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开会,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南京光复后,议决建都南京,代表会议移往南京继续举行。12月25日(十一月六日)孙中山回国,29日(十日)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废除清帝年号,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发表宣言,公布内政外交方针;通过国务员名单,组成临时政府。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行使议会职权;同时设立法制局,拟订法律;设立参谋部,统一领导军事;并发行临时政府公报。在政府各部和参议院中,虽有立宪派和旧官僚参加,但同盟会员仍占多数,革命党人居于领导地位。在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策法令,对严明政治、改进司法,提倡教育、移风易俗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 3月11日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冶体制,使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阴谋篡夺全国政权,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在革命阵营内部极力鼓吹对袁妥协。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步步退让。按照南北议和的约定, 2月12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13日孙中山履约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经过建都之争,孙中山等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孙中山正式解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政府北迁,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了三个月即告结束。

猜你喜欢

  • 庐州战役

    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蒙古军围攻安丰军(今安徽寿县西南)失败后,于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九月,又命察罕率部进围庐州(今安徽合肥), 日夜急攻,以期破庐后造战船于巢湖而下江南。宋庐州守将杜杲组织军民固

  • 张遇贤起义

    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南汉统治者刘䶮以下,奢侈暴虐,残忍异常。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农民纷纷起义。光天元年(公元942年),共推博罗县小吏张遇贤为首,号“中天八国王”,改元永乐,署置百官,建

  • 圣学会

    清末成立于广西的维新派团体。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京、沪强学会被查封,康有为南下,于次年至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等发起成立圣学会。该会以尊孔教、传圣道、育人材、救中国为宗旨。会章规定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内史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隋文帝改称内史省,炀帝又改称内书省。其长官为内史监、令。旋废监。内史省与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为隋代最高政务机构。唐初沿置,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称中书省。

  • 隋灭陈

    隋朝建立后,杨坚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曾命大将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南攻陈朝,因时机不成熟,旋即班师。尔后杨坚不断派兵烧毁陈朝储

  • 首航夷州

    汉魏时期称台湾为夷州。台湾和大陆的民间联系,古已有之。到三国时期,台湾的高山族人民,时常来吴国的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出售细布、斑纹布。大陆人民也常到台湾贸易。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

  • 襄阳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攻占襄阳的战役。明将左良玉在朱仙镇溃败后,退守襄阳。襄阳在汉水南岸,左良玉派兵驻守羊皮滩和钟家滩,以防农民军涉滩过汉水,又在通往襄阳的路上埋下地雷暗弩。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冬,农民

  • 杨国忠专权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玄宗因杨贵妃之故,用堂兄杨国忠入右相,委之大权。杨兼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权倾朝野,致使言路堵塞,贿赂公行,朝政紊乱,危机四伏。时安禄山深受玄宗宠信,总握

  • 吴汉入蜀之战

    东汉初年平定巴蜀割据者公孙述的战役。新莽时公孙述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后举兵割据巴蜀, 自立为蜀王。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成都称帝,号成家,建元龙兴。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刘秀派岑彭、吴汉率师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