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刘秀释奴令

刘秀释奴令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缓和社会矛盾,消除封建割据而颁布的释放奴婢的诏令。西汉末年,地主、商人、官僚竞相兼并土地,大批农民沦为奴婢,奴婢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但奴婢数量有增无已。在新莽末年的农民战争中,有很多“人隶”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为解决奴婢问题,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六年、七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先后六次颁布解放奴隶的命令。同时,三次下诏,禁止虐杀奴隶。刘秀释奴令的颁布实行,体现了农民战争对奴隶制残余的打击,动摇了青、徐等地封建势力,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

  • 东丹国

    辽封国名。天赞四年(公元925年)冬,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东征靺鞨粟末部大氏所建渤海国。次年初,进围渤海国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渤海王大諲譔出降。阿保机遂以渤海旧地为东丹国(意即东契

  •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

  • 西辽

    辽亡后契丹贵族在今新疆、中亚一带所建政权。保大四年(公元1124年)七月,辽皇族耶律大石乘天祚帝逃亡在外, 自立为王,率兵西迁。公元1131年在叶密里(今新疆塔城附近)称天祐皇帝,又号古儿汗(或译葛尔

  • 限田限奴议

    西汉末年,大臣关于限制占有田地、奴婢数量的奏议。汉代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流民数量恶性膨胀,不仅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而且直接威胁到汉朝政权的生死存亡。汉武帝时,董仲舒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建

  •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所设置的机构。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准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十月)下令设立考察政治馆,考察研究各国政治兼及各省实行“新政”

  • 御前军

    南宋军队名。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高宗即位不久,即设御营司,以陆续改编诸将所统军队。建炎三年,因以辛企宗为御营司都统制,韩世忠、张俊等高级将领皆不服,遂另设御前诸军:以韩部为御前左军,张部为御前

  • 康泰、朱应出使林邑、扶南

    东吴孙权黄武五年至黄龙三年(公元226年—231年),交州刺史吕岱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康泰、朱应归国以后,分别著有《吴时外国传》和《扶南异物志》等书

  • 约束游学章程

    全称为《约束鼓励出洋游学生章程》。二十世纪初年,中国青年学生掀起赴日留学热潮,不少留日学生倾向革命,开展各种反清活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命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订颁布《约

  •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间的战役。刘备据有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后,孙权截杀关羽,袭取荆州。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率军十万余,顺江而下。蜀军在巫峡和夷陵(今湖北宜昌东)间七百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