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于谦守卫北京

于谦守卫北京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宣德、正统时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京师大震,百官张惶失措。于谦毅然以国家安危为己任,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拥立英宗弟郕王为帝,是为景帝;反对徐珵等提出南迁的主张,坚决保卫北京;杀王振党羽马顺。于谦被任为兵部尚书,担负起保卫京师的任务。于谦调集军队,加强城防,并派人四出召募民兵,由本地官司率领操练,遇警调用。北京城内居民纷纷赴官投报杀敌,大大加强了北京的防御力量。同年十月,瓦剌部首领也先驱兵直抵北京城下,于谦率二十万大军迎战,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经过五天激战,也先连战皆败,又闻明援军将至,恐断其归路,遂由良乡退去。于谦论功加少保,总督军务。他积极备战,令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永平(今河北卢龙)、山海(今河北山海关)、辽东(今辽宁辽阳)各路总兵官增修备御。将京师三大营改为“团营”,选精兵十五万,分十营团操,改变过去不相统一的混乱情况,提高了战斗力。次年,也先见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英宗乘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诬以“谋逆”罪,惨遭杀害,家属戍边。宪宗时,其子于冕上疏讼冤,得复官赐祭。孝宗时諡肃愍,神宗时改諡忠肃。

猜你喜欢

  • 台湾民主国

    反割台斗争中台湾成立的临时政权。1895年5月20日(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清廷电令台省官员内渡。日本侵台军队大兵压境。台湾官绅民众多次向清政府电争拒割不成,遂决定在“朝廷弃地” “暂行自主”,抗

  • 渤海国

    唐代东北地区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的政权。靺鞨是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有白山、黑水、粟末等部。粟末地居最

  • 民三约法

    见“中华民国约法”。

  • 平治章程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英国在拉拢东南各省督抚搞“东南互保”的同时,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割据。英国香港总督卜力授意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兴

  • 后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慕容垂建立。淝水战后不久,慕容垂即与苻氏前秦政权决裂。燕元元年(公元384年),慕容垂于荥阳(今属河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随即引兵二十万,东下进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前秦

  • 三案

    明末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参见“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 嵩阳书院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在今河南登封太室山南。北魏太和时始建。五代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名太室书院,藏监本九经于其中。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更名嵩阳书院,王曾奏置山长。宝元元

  • 励志会

    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第一个爱国团体。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创立于日本东京。戢翼翚、沈翔云等任干事。制订会章五条,以“联络感情,策励志节”为宗旨。发刊《译书汇编》,翻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次年创办《

  • 淮西之变

    南宋初淮西兵将叛降事件。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春,宰相兼都督张浚奏罢刘光世兵柄,以其军隶属于都督府。八月,以刘部将王德、郦琼分别为淮西正副都统制,而以文臣吕祉节制之。王、郦之间素不相协,宋廷乃调王

  • 大清银行

    清政府户部银行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称大清银行。银行总办改称监督,并由度支部奏派监理官二人,监理一切行务。资本增为一千万两,分为十万股,清政府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厘定《大清银行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