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保卫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又称“赣宁之役”。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准备组织政党内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随即向北洋军发布秘密动员会,准备用武力消灭国民党武装力量。4月26日袁世凯不惜接受苛刻条件与英、法、俄、德、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取得内战经费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坚决主张武力讨袁,因国民党内部对武力讨袁意见不一,未能及时发动。而袁世凯在准备妥当之后,便于6月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不服从中央,予以免职,并下令北洋军进兵江西和南京,发动内战。国民党被迫应战,起兵讨袁。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15日黄兴至南京促使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自任总司令,兴师讨袁;随后广东、上海、安徽、湖南、福建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是为“二次革命”。但除江西、南京组成讨袁军外,其他各省多为被动响应,并未出兵,战争主要在江西、南京进行,故又称“赣宁之役”。由于独立各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部署,缺乏信心,互相观望,北洋军于7月25日攻陷湖口, 8月18日侵占南昌。南京方面也因部分讨袁军被收买叛变而作战失利,9月1日南京失守,其他各省又先后取消独立。不到两个月时间, “二次革命”以失败而结束,北洋军武力扩展到长江流域,孙中山、黄兴再度逃亡日本。

猜你喜欢

  • 开宝和议

    宋初与辽朝的和议。宋朝建立后,为顺利统一全国。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南征北御的策略。对辽在北部边境的武装挑衅采取敌来御之,敌去勿追的策略,以集中力量统一南方。辽内部经多年纷争变乱,也正忙于进行改革整

  • 田银、苏伯起义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田银、苏伯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幽(治今北京西南)、冀(治今河北柏乡北)二州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曹操正用兵关西

  • 大足教案

    四川大足县人民于1886、1887年(光绪十二、十三年)在灵官庙会期间连续捣毁龙水镇等地教堂。1890年 (光绪十六年)法国教士重建教堂峻工后,强令大足知县桂天培严禁庙会期间迎神赛会,并派兵守护教堂。

  • 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维护门阀地主特权利益的制度。“门阀”或“阀阅”系指地主阶级的上层。凡累世显贵之家即称为门阀世族地主,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享有特权。门阀地主由汉末豪族大姓发展演变而成。曹丕称帝后

  • 大蜀(李顺)

    北宋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云南独立

    云南地处边陲,同盟会领导的河口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回滇在新军中活动者渐多,有较好的革命基础。1909年(宣统元年)云南设陆军讲武堂,同盟会员李根源任总办,不少革命党人入堂任职,为新军输送了一批革命骨干

  • 大贺氏联盟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契丹首领大贺氏摩会在唐朝支持下,当选为八部部落联盟长,大贺氏联盟正式形成。至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其最后一个联盟长邵固被杀,大贺氏联盟结束,前后共延续一百余年。在此期间

  • 安源煤矿工人反帝斗争

    1905年5月17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安源煤矿洋矿师扣罚工人工资,引起工人强烈不满。工人奋起痛打洋矿师、监工及职员,砸毁洋房,夺取洋钱,“几至抢夺军械”。该矿洋员星夜乘车逃往湖南醴陵。事件发生

  • 张仪误楚

    战国时秦相张仪欺骗楚怀王,拆散齐楚联盟的事件。战国时,齐、楚二国为了对抗强秦,曾结成联盟。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要讨伐齐国,忧虑齐、楚的联盟,于是宣称张仪免去秦的相位,派张仪入楚,劝

  • 武胜城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西夏梁太后与外戚乙埋执政后,采纳汉官景询建策,谋发兵控制河西地区。天赐礼盛国庆四年(公元1072年)闰七月,出兵进攻吐蕃所据之战略要地武胜城(今甘肃临洮)。吐蕃首领瞎药战败,正欲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