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陈子昂

陈子昂

【生卒】:659—700;或谓661—702,658—699

【介绍】:

字伯玉。一说名冕,字子昂。行大,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684)进士。武后奇其才,擢麟台正字,后世称“陈正字”。转右卫胄曹参军,升右拾遗,世因称“陈拾遗”。曾两次从军边塞,参加反对制造民族分裂的战争。后以父老解官归侍,为县令段简诬陷,屈死狱中。两《唐书》有传。陈子昂为初唐重要作家,陈振孙称其“诗文在唐初,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直斋书录解题》卷六)论诗强调“兴寄”,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反对齐梁绮靡文风,为诗歌走向盛唐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对齐梁一概排斥,未免失之偏颇。现存诗120余首,《全唐诗》编为2卷,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生卒】:659—700。另有661—702、658—699说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伯玉。一说本名冕,字子昂。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先世本居于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世代为豪族。少驰侠使气,年十七、八始发愤读书,考察历代兴亡之理,研习治国安邦之道,以展其抱负。初为诗,诗人王適谓其必为“文宗”。调露元年(679)至长安入太学。次年应试落第。归梓州后曾隐居学道。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一说进士及第在开耀二年(682),当误。以上书谏政,受武后赏识,擢麟台正字。多次上疏言事。垂拱二年(686)随乔知之北征,曾出塞至张掖等地。永昌元年(689),再次受武后召见,论为政之要。迁右卫胄曹参军。武后建周称帝,子昂上表称颂。后丁继母忧去官。长寿二年(693)擢右拾遗。次年,受牵累入狱。获释后仍为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696),从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参谋帷幕,再次出塞。因谏议军事不蒙接纳,贬为军曹,作《登幽州台歌》等抒其愤。归朝后仍为右拾遗。圣历元年(698),以父老辞官,诏带官归侍。后年,遭县令段简罗织罪名,敲诈迫害,忧愤而死。一说武三思指使段简陷害逮捕子昂,致其含冤去世。世称陈拾遗、陈射洪。他在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是唐诗繁盛局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古文运动的先驱。其《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书》主张恢复“风雅”传统和“汉魏风骨”,破除“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建立“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风,不但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宣言书,也对唐代散文革新有一定影响。其诗今存一百二十多首,与六朝及初唐其他诗人相比,题材更广阔,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深刻,既有隐逸游仙、山水园林、酬赠送别之类,更有反映边塞现实和抒发安边壮志的边塞诗,抨击时政弊端的讽谕诗,以及抒写壮志难酬的感愤诗。各类作品均有佳作,而以《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等最为杰出。所作均为五言。五古不但高出初唐其他作者,在整个唐代也号称杰出。《感遇》三十八首被尊为“古体之祖”,五律也被誉为“近体之祖”。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以古朴、朗练、劲健的语言抒情写景,形成了以雄浑沉郁、遒劲质朴为主体的诗风。唐代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高適岑参韩愈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等,无不受其影响。其文今存一百一十多篇,包含以议论为主的书、表,以记叙为主的碑、志,以抒情写景为主的序、吊文等,而以书、表最为突出。它们或针对现实问题陈述政见,言事清晰,说理透辟;或抒发惜别、失意之情,感情真挚,景象鲜明。后者犹沿俳俪之习;前者语言质朴疏朗,往往化骈为散,有些纯用散体,对于改变六朝以来浮艳文风,倡导文体革新有一定贡献。代表作《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谏灵驾入京书》、《谏雅州讨生羌书》等,均为唐文名篇。子昂去世后,文章散落。友人卢藏用集其遗文为《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有著录。传世者以《四部丛刊初编》本《陈伯玉文集》十卷较通行。徐鹏据以为底本,校点为《陈子昂集》。彭庆生有《陈子昂诗注》。事迹见唐卢藏用《陈氏别传》,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新、旧《唐书》本传。罗庸、彭庆生均撰年谱。

猜你喜欢

  • 王偃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天宝以前人。李康成《玉台后集》曾选收其诗二首。《全唐诗》仅存此二诗。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

  • 降魔变文

    变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六种唐人写本:S4398、S5511,P4524、P4615,罗振玉藏卷(收入《敦煌零拾》),胡適藏卷。《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变文集》据S5511及胡適藏卷,整理成全本。其“

  • 探丸借客

    《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滑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又《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后因以“探丸借客”指侠客杀人报仇。卢

  • 马嵬坡

    【介绍】:郑畋作。马嵬坡,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破潼关,进逼长安,玄宗逃蜀。行至马嵬坡,部队哗变,杀死宰相杨国忠,杨贵妃被赐死。诗即咏此事。首二句认为天下得以转危为安,玄宗得以

  • 唐生

    ①指唐举。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闻说唐生子孙生,何当一为问穷通。”②指唐衢。白居易《寄唐生》:“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 罗昭谏集

    罗隐著作的综合本。(1)明万历中海盐姚士麟重辑、屠中孚校刊的五卷本,题《罗昭谏江东集》或《江东集》。见黄虞稷《千项堂书目》及邵懿辰《四库简目标注》。五卷本虽存,但并非全璧。(2)清康熙九年(1670)

  • 武就

    【生卒】:713—790【介绍】:唐代诗人。字广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元衡父。初佐宫卫。至德二载(757),表扶风郡兵曹掾。改永乐令。累迁殿中侍御史。贬郴县尉,转句容丞。荐授秘书郎、润州

  • 黄文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湘江》诗1首。

  • 廖氏家集

    合集。五代廖匡图编。一卷。《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均有著录。匡图及弟匡凝,子侄廖邈、廖融均工诗,此集当是选取廖氏家族诸人诗编成。《宋史·艺文志》及明清书目未见著录,当在宋元间已亡佚。

  • 息夫牧

    【介绍】:萧颖士门人,其父在许州境内任县令,萧颖士过之,息夫牧曾献诗并序。《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