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钱唐湖春行

钱唐湖春行

【介绍】:

唐,一作“塘”。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春任杭州刺史时。钱塘湖,即西湖。孤山寺、贾亭均为西湖揽胜之地。诗从环境描写起笔,紧扣季书特征,如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把春日之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充满情趣。妙在即景抒情,写出了融合骀宕的春意。金圣叹评此诗曰:“前解先写湖上。横开则为寺北亭西,竖展则为低云平水,浓点则为早莺新燕,轻烘则为暖树春泥。写湖上,真如天开图画也。后解方写春行。花迷、草没,如以戥子称量此日春光之浅深也。‘绿杨阴里白沙堤’者,言于如是浅深春光中,幅巾单袷款段闲行,即此杭州太守白居士也。”(《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猜你喜欢

  • 李建勋

    【生卒】:?—952【介绍】:五代诗人。字致尧。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吴为金陵巡官,迁副使。南唐禅代,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昇元五年(941)罢相,未几复位。保大元年(943)出为昭武军节度使,

  • 列女操

    【介绍】:孟郊作。一作《列妇操》,属乐府《琴曲歌辞》。诗以梧桐、鸳鸯比喻夫妇永不分离。如果是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尚有可取之处。但看来不像。“贞女贵徇夫”,意在宣扬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那就

  • 三字尾

    指古体诗每句末尾的三个字。平仄格式一般有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和仄仄仄四种,与近体诗末三字的平仄格式有较大区别。唐及唐以后诗人作古体诗,常用三字尾以求其拙,使全诗不涉于律。实际上三字尾成为唐以后古体诗

  • 早秋三首

    【介绍】:许浑作。三首皆写早秋景色,自叹迟暮贫病。第一首写得最好。首联渲染早秋萧瑟凄清气氛,中二联则从上下远近各个不同角度描绘早秋之景,俯察仰观,近看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全是秋声秋色。末联用典浑

  • 唐诗三百首赏析

    韩成武、张国伟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49.5万字。本书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为选篇依据,每位诗人都有小传,内容包括其生卒年、字号、郡望、籍贯、科第、仕履等。每首诗除原

  • 城门自焚,池鱼罹殃

    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见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后常用以喻无端受累而遭害。白居易《杂感》:“城门自焚?,池鱼罹其殃。”

  • 李颜

    【介绍】: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咸通年间累举进士,颇有声誉。与同乡王棨友善。《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 道南宅

    指三国吴周瑜的一处住宅。周瑜与孙坚子策同年,坚举兵讨董卓,徙家前来,周瑜让出道南大宅来安置孙家。事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后以“道南宅”为接济友人之典。李白《赠友人三首》之三:“但苦山北寒,谁知道

  • 宿裴氏山庄

    【介绍】:王昌龄作于官校书郎时。写诗人置身于清幽静谧的山林中,兴致勃发,遂想去官,无牵无挂地陶醉于山水之中。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评曰:“王少伯古诗,其脉络本于学陶,此二首(另一首指《秋兴》)尤近。”吴

  • 陇西行四首

    【介绍】:陈陶作。诗写边塞征战,闺中怨思。第二首尤为传诵。诗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给广大妇女带来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战士已化白骨,妻子却还在闺中春梦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