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郑綮

郑綮

【生卒】:?—899

【介绍】:

唐代诗人、小说家。字蕴武。籍贯不详。一说荥阳(今属河南)人,误。排行五。进士及第。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乾符二年(875),由仓部员外郎转户部员外郎。累迁右(一作左)司郎中。家贫,约乾符六年(879),求出为庐州刺史。中和四年(884),授兵部侍郎。迁给事中。拜左(一作右)散骑常侍。朝政有失,往往上表论谏,或以诗讽之。昭宗以其有蕴蓄,光化元年(898)擢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自谓:“歇后郑五作宰相,时事可知矣!”既当政,侃然守道。才三月,以病辞相,拜太子少保致仕。二年(899)卒。善为诗,拜相后曾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所作多讥刺时事,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任吏部员外郎时,著《开天传信记》一卷,记开元、天宝中遗闻轶事,言唐事者多沿用之。“华阴见岳神”、“罗公远隐形”等条,语涉神怪,实系传奇。丁如明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辑校本。《全唐诗》存诗四首、断句二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899

【介绍】:

字蕴武,行五。郡望荥阳(今属河南)。进士。初为监察御史。僖宗朝,官至给事中、右(一作左)散骑常侍。昭宗时拜相,旋即引退。著有《开天传信记》传世。新、旧《唐书》有传。为人喜苦吟,尝言“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吴坰《五总志》)。作诗好歇后句,因其行五,人称“郑五歇后体”。又善以滑稽诙谐的诗谣托讽刺时。《全唐诗》收诗4首、断句1联。

猜你喜欢

  •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介绍】:韦应物作于德宗建中元年(780)辞栎阳令而栖居长安善福寺时。崔主簿,即崔倬,或作崔绰,为应物堂妹婿。诗写寺庙寒夜凄凉之景,抒发忧伤寂寞之情怀。宋朱熹评曰:“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

  • 张六郎

    【介绍】:见张昌宗。

  • 杜工部集笺注

    清钱谦益笺注。见《钱注杜诗》。

  • 秋江晚泊

    【介绍】:白居易作,约为贞元初年避乱江南时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小诗,淡淡的忧伤与秋江的暮色浑为一体,漂泊无依之感与思念故乡之愁紧紧交织。此诗不拘形式,不凑句数,不讲对仗,淡雅自然。

  • 面会

    相会,相见。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不畏心期阻,惟愁面会赊。”

  • 浩歌

    【介绍】:李贺作。元和四年(809)贺举进士不第,心中非常愤慨,在一次春游饮宴时,歌人劝酒,引动诗人的感想和联想,感情激荡地写了这首放歌。诗谓山可平,海可移,世上的一切都会有变化,就是神仙也难免一死,

  • 知识

    ①朋友;相识的人。白居易《感逝寄远》:“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②结交,交往。王梵志《知识相伴侣》:“知识相伴侣,暂时不觉老。”

  • 吐茵

    见“吐车茵”。

  •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介绍】:白居易《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句。制,文体一种。长庆,穆宗年号。句下诗人自注:“微之长庆初知制诰,文格高古,始变俗体”。元和,宪宗年号。句下诗人自注:“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或号‘元和格

  • 触槐

    春秋晋灵公无道,赵盾苦谏而不从,晋灵公派鉏魔暗杀赵盾,鉏魔见赵盾忠心为国,不忍伤害他,自己碰槐树自尽。见《左传·宣公二年》。后因以“触槐”谓义士为正义舍生忘死。无名氏《春日羁情》:“触槐常有志,折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