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裴度

裴度

【生卒】:765—839

【介绍】:

字中立,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官刑部侍郎时以力主削藩与武元衡同遭暗杀,幸未死。宪宗、穆宗、敬宗朝三历宰相。元和十二年(817)以平淮西叛镇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文宗时加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以宦官专权,国运衰微,晚年在洛阳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甚密。为古文主张顺其自然,反对怪奇。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卷及联句9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2句。

【生卒】:764—839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排行十六。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八年(792)登博学宏词科,补校书郎。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河阴尉。元和六年(811)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司封郎中、中书舍人。九年(814)迁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镇,为宪宗所宠信。十年(815)拜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817)为彰义军节度使,负责征讨淮西,韩愈李正封冯宿等从度出征。乱平,封晋国公。十四年(819)出为河东节度使。长庆二年(822)守司空(一作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罢为尚书右(一作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二年(826)守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引南卓为拾遗。大和四年(830)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八年(834)充东都留守,辟皇甫湜为从事。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饮宴唱和。开成二年(837)为河东节度使。四年(839)拜中书令,是年卒,终年七十六(一说七十五,误)。世称裴晋公、裴令公。为人操守坚正,能言善辩,忠于国事,功勋卓著。晚年稍浮沉以避祸。工文能诗。《答李翱书》强调文章应以表达心意、事理为主,力求平实通顺,反对“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又反对“磔裂章句,隳废声韵”,对抵制古文运动中的偏向有一定意义。文多赋、表、疏、碑铭等,陈情说理,记事状物,题旨正大,感情充沛,文理畅达,言辞简劲辩洽,尤长于政论。《论元稹魏宏简奸状疏》揭露时弊,反映现实,辞情激切,是唐人疏奏名篇;《却赐玉带表》仅二十六字,词简意赅,为短篇佳作。诗多酬和题咏、送别记游之作,写思归慕隐情志,“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苕溪渔隐丛话》卷一八引《蔡宽夫诗话》)。《溪居》、《中书即事》为传世佳作。有《裴度集》二卷,见《宋史·艺文志七》;《书仪》二卷、《汝洛集》(与刘禹锡唱和)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并佚。《全唐文》存文二卷,《唐文拾遗》补二篇;《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扬雄

    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蜀郡人,有文才,善辞赋。扬雄历成、哀、平三朝,所与游者王莽、董贤、刘歆皆得权贵,而扬雄仅得郎官。年老后家居,素贫,人稀至其门,闭门作《太玄》等著作。后因以“扬雄”称宦途失

  • 郑南金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时人。官司勋员外郎。《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八。

  • 二见

    佛教指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一曰常见(认为人死后灵魂常住),一曰断见(认为人死后一切皆无)。顾况《独游青龙寺》:“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

  • 藉手

    假手,趁机。白居易《杂兴三首》之三:“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 南唐中主

    【介绍】:见李璟。

  • 颖脱手

    高手;才能超卓之人。杜甫《水上遣怀》:“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 西宾

    指西都宾客。东汉班固作《两都赋》,设西都宾客与东都主人问答。唐柳宗元尝为刘禹锡写张衡《西京赋》,故以“西宾”代《西京赋》。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原注:“子厚尝为刘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介绍】: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火树,树间缀满灯火,故称火树。银花,喻指明亮耀眼的灯彩。合,灯光四面相连。星桥,指护城河上的桥,因点缀无数明灯,城河望去犹如天上的星河,故把河桥称为星桥。二句描写长

  • 襦裤恩

    《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任蜀郡太守,随俗化导,治理有方,深得民心,百姓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后因以“襦裤恩”用作称颂官吏德政惠民的典实。亦省作“襦裤”。白居易

  • 汤悦

    【介绍】:殷文圭子,本名殷崇义,入宋后因避讳改为汤悦。字德川,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仕南唐中主、后主两朝,历枢密使、右仆射、礼部侍郎等,开宝二年(969)拜相,后入宋。有史才、善文,曾为后周世宗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