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天然,非人为的。潘炎《清如玉壶冰》:“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②已经,既然。王勃《别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③当然。窦参《湖
【介绍】:司空曙作。诗题一作《玩花与卫长林同醉》。当写于德宗建中年间贬为荆州长林(今湖北荆门)县丞时。卫象,中唐诗人,时为长林令。诗人借酒消愁,以贾谊为比,抒写鬓衰年迈又遭贬斥的悲愤心情。
峄山的南坡。多用为咏精美的琴。李咸用《水仙操》:“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参见“峄阳孤桐”。
【介绍】:应作帛道猷。帛道猷,东晋僧人。俗姓冯,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全唐诗》误收其《招隐》诗1首,并误系于同时僧人昙翼名下,列于事迹无考僧人类。
喻指因环境改变而引起变化。孔绍安《伤顾学士》:“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zhǔ)指作诗文时的对偶联句。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介绍】:五代吴越时僧人。嗣明招德谦,为青原八世裔。居处州报恩院。《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①指去世的老师。杜荀鹤《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②指孔子。罗隐《谒文宣王庙》:“晚来乘兴谒先师,松伯凄凄人不知。”
晋代石崇性豪侈,常在厕所中放置干枣,如厕时可塞入鼻中以防臭。王敦不知,至石崇家,如厕,见有干枣,便吃了它。后用以咏厕所。李商隐《药转》:“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介绍】:《全唐诗逸》收其诗2句,出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乃张祜《观杨瑗柘枝》诗末二句。疑“牙”为“互”之形误,“互”为“祜”之同音,日文音译遂讹为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