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唐诗》误作王祝。字不耀,雍州咸阳(今属陕西)人。僖宗时曾任常州刺史。昭宗时被节度使王珙杀害,全家人悉被投入黄河。《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又收王枳诗2句。枳,当为柷之形近而误。
【介绍】:李贺作。诗题意为在野外尽情高歌之意。此诗以射雁少年自喻,表现自己对空有才能而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但他“屈穷心不穷”,对这种“枯荣不等”的社会现实予以强烈指责,结末“寒风春柳”二句反映了即使处在
【介绍】:王建作。尼师,指出家入佛门的女子,俗称“尼姑”。诗人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稚气十足、不明佛事的年幼女僧形象,对唐代大规模建寺、度僧风气进行了讥讽。语调活泼,对仗工整,心理刻画尤其细腻生动。
本为传说中的神名,亦指刘邦斩蛇故事中的白蛇之母。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指五岭。韩愈《刘生诗》:“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洲。”
即三韵小律。白居易《与微之书》:“馀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西汉阳武人。秦时从刘邦征战,以功封北平侯,官御史大夫,文帝时为丞相,为相十余年,年百有余岁而卒。苍善文学律历,为汉代名相。事见《史记·张丞相列传》。白居易《寄卢少尹》:“张苍何为者,染爱浩无际。”
【介绍】: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南唐时,居德化县戴云山戴云寺。不笔砚而成诗,时人谓其天得。《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闽书》卷一〇。
【介绍】: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早岁在柳公绰幕府,大中间官同州刺史,后转刺曹州。能诗,曾和绵州刺史于兴宗寄朝中友人诗,《全唐诗》仅录此诗。
《史记·殷本纪》载:殷高宗武丁夜梦得圣人,后果于傅岩前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后用以赞美贤才。王越宾《使至灊山》:“凭谁借问岩前叟,曾托吾皇一梦来。”参见“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