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王维作。见《伊州歌》。
谓西阶。古时主人迎客,宾自西阶上,故称。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妓席拂云鬓,宾阶荫珠履。”
【生卒】:877—910【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少有英气,明习吏事。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光化元年(898),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年二十二
西汉任立政奉旨出使匈奴招李陵回,因单于在场,不得语,数次晃其刀环(谐“还”音),暗示他。事见《汉书·李广传》。后遂用为思归、盼归之典。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生卒】:894?—968?【介绍】: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或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唐时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吟咏自适,终身不仕。马令、陆游《南唐书》均有传。《全唐诗》将其与晚唐陈陶误为一人
张翰,西晋吴人,字季鹰。齐王司马冏任命他为大司马东曹掾,翰见政局纷乱,为了避难,托以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解职而归。事见《晋书·张翰传》。后因以“张翰思吴”、“张翰思归”、“张翰知终”为思乡或
县名。汉代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隋代开皇中复置。唐初曾并入贵乡县,圣历中复置,开元中移治今大名东,与贵乡县同为魏州治。李商隐有《代元城吴令暗为答》诗。
指申伯与甫侯。周代的两位贤相。《诗·大雅·嵩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后用为咏宰相之典。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
即半弦月。古时排军布阵成半月形,称偃月营。后以之泛指战阵。方干《狂寇后上刘尚书》:“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老子》“玄之又玄”之省。指道家所称的道。李隆基《经河上公庙》:“玄玄妙门启,肃肃祠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