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白纻

白纻

亦作“白苎”。①本谓白色苎麻,代指苎麻织成的布。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戴叔伦《白苎词》:“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②乐府吴乐曲名。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羊士谔野望二首》之二:“亭上一声歌《白苎》,野人归棹亦行迟。”

猜你喜欢

  • 郑圃

    古地名。即郑国的圃田,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南。相传为列子所居。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

  • 野老歌

    【介绍】:张籍作。一作《山农词》。诗乃张籍自创新题乐府。前六句写一老农傍山耕种,所收尽入官仓,岁末无粮,只好与儿子上山拾橡子充饥。末以西江贾客养犬而长食肉作结,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 辛勤

    ①辛苦勤劳。白居易《日出行二首》之一:“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②艰难。修睦《岳上作》:“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③犹殷勤。指情意恳切深厚。高适《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款曲故人意,辛勤清

  • 涣汗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本谓帝王发布号令,如人之汗,一出而不能复收。后因以“涣汗”喻帝王的圣旨、号令。郑审《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介绍】: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诗句。二句正话反说,反映了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清纪昀评曰:“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瀛奎律髓刊误》卷一)

  • 元德秀

    【生卒】:696—75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紫芝。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居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少孤贫,事母至孝。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始任邢州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至行上闻,

  • 无住

    【生卒】:714~774【介绍】:凤翔郿县(今属陕西)人。俗姓李。开元间年二十岁时从军朔方,为信安王衙前游弈先锋官。天宝中于太原出家,师从无相大师,居南阳白崖山。后游历诸方,乾元间至成都,居净泉寺,后

  • 浑舍

    谓全家。韩愈《寄卢仝》:“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

  • 一日

    ①今日。李商隐《井泥四十韵》:“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②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八四:“一日有钱财,浮图顶上坐。”③忽然,一下子。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

  • 一得

    ①一点收获。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序:“予策名十二年,百虑而无一得。”②一旦得到。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一四:“争似识真源,一得即永得。”③一旦能够。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