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反映出白居易思想中除兼济天下的进取之心外,还受到佛道思想的很大影响,他的思想是僧、道、释的复合体,具有自适、无为的消极一面。查慎行《白香山诗评》云:“‘
【介绍】:一作赵仁拱。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五代蜀时人。撰有《潜龙笔职集》二卷,录其所作表章,著录于《通志·艺文略》;《宋史·艺文志七》作《潜龙笔职》三卷,已佚。撰者时代据《通志》。
【生卒】:?—935【介绍】:《全唐诗》误为刘瓒。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少苦读,长有文辞。天祐二年(905)进士。后入后唐,历盐铁判官、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秦王李从荣傅。为官慎重有节,曾坐秦王罪流配,
①飘落清冷貌。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②飘曳;飞扬。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称以礼乐施行教化的县令。张说《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参见“弦歌”。
【介绍】:见皎然。
【介绍】:李益作。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大暑之后、处暑之前。这是一首悲秋之作。秋风起,壮心惊,诗人借立秋这一节令抒写年华蹉跎而功业无成的沉痛悲哀。语短味深,耐人咀嚼。
汉代酂侯萧何的封国。亦泛指对功臣的封赏。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酂国嗣侯绝,韦卿世业贫。”参见“酂侯”。
《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后因以“孺慕”谓对父母的哀悼。权德舆《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容车攀望处,
合集评本。宋严羽、刘辰翁评点。崇祯二年(1629)闻启祥刻本,小筑藏板。此书首列闻启祥《沧浪须溪评点李杜诗序》,其云:“刘评杜诗久传于世,无可与匹。兹于樵川旧家忽得严所评李诗从未经刻者,合之,如延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