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宪宗时僧人。俗姓邓,建州邵武(今属福建)人。幼出家,遍游诸方,历参名师,终嗣马祖道一。后圆寂于五台山金刚窟。《祖堂集》、《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偈1首。
【介绍】:唐代诗人。字麟德。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生卒年不详。历官主客员外郎。睿宗延和初(712),为左羽林大将军、幽州都督。征奚时战败被杀。封会稽公。佺于景龙三年(709)重九,曾侍中宗登慈恩寺
【介绍】:韦承庆(一作崔道融)《南行别弟》诗句。徐增曰:“此承庆坐张易之党南流岭表,与弟相别之作也。”“‘落花’以比己之流徙,花之恨在落,人之恨在流。我今流到岭南,虽有口不得一申诉,与落花到地无声等,
【生卒】:775—833【介绍】:唐代诗人。字复言。苏州(今属江苏)人。排行六。贞元中进士及第。永贞元年(805)为盐铁巡官,王叔文荐为左拾遗。元和二年(807)贬澄城令。历仕州县,入为祠部员外郎,迁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上。陵墓东西两侧高峰突兀,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显陵山主峰之险峻。始建于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时,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病逝止,历时13年。陵
【介绍】: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颈联。二句是说,人看芍药,只欣赏它鲜艳的颜色,而作者却想到它的调和之性;莺到杨树之上,不惜叫出清脆的声音。艺术上用反衬烘托法,以芍药之红艳与莺啼之动人反衬闲
明李文敏、彭佑编,二十五卷,正德十年(1515)解州刊本。分类编次与萧本同,唯删其注。
【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年不详。昭宗乾宁四年(897)间道至华州行在,为汴州宣谕使裴枢判官,叩朱全忠求表荐,遂于次年中进士。旋归江南,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幕客。
见“桃花源”。
古县名。即今浙江嵊州。汉代属会稽郡。唐武德时改置嵊州。后复剡县,归越州。其地多山水名胜,著名的有天姥山和剡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六:“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