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樊宗师

樊宗师

【生卒】:约766—823或824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绍述。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排行大。樊泽子。始为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分司东都。迁太子舍人。九年(814)以检校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摄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入为金部郎中。十五年(820)出为绵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征拜左司郎中。三年(823)为绛州刺史,有治迹,进谏议大夫,未拜,是年或明年卒。世称樊谏议。勤于艺学,多所通解。与韩愈孟郊为深交。工古文,韩愈称其文“词句刻深,独追古作者为徒,不顾世俗轻重”(《与袁相公书》),在唐代古文作家中独标一格。所作力去陈言,自辟奇径,好用奇字僻句,以至割裂文意,艰涩难解,难以句读,时号涩体,对元和以来至宋初文风有一定影响。但也有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的作品。著述甚丰,有《樊宗师集》载文二百九十一篇(《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二百九十一卷)、《魁纪公》三十卷、《樊子》三十卷等及诗赋等九百四十余篇。传世有辑本《樊绍述遗文》等,仅存《绛守居园池记》和《唐绵州越王楼诗并序》两篇。事迹见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新唐书·樊泽传》附传。岑仲勉《金石论丛·续贞石证史》另录存《大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南阳樊府君墓志铭并序》一篇,并对作者生平有考述。

【生卒】:766?—824

【介绍】:

字绍述,行大。祖籍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初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擢军谋弘远堪任将帅科。授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历山南西道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金部郎中,绵州、绛州刺史等。《新唐书》有传。与韩愈孟郊交好。精经史,诗文刻求艰深,晦涩难懂,故著述虽丰,而传者甚少。《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形容

    外貌,模样。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 暮春归故山草堂

    【介绍】:钱起作。当写于在长安为官时。作者一云刘长卿,题为《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见《全唐诗》卷一五〇。故山草堂,指建在蓝田谷口的草堂。诗写暮春繁华将逝之景,借幽竹清阴待归之奇想,抒写弃官归隐之情。语

  • 文章四友

    初唐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的合称。李峤与苏为同里,时号“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并号“文章四友”。其后诸人没,李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多取法焉。《新唐书·杜审言传》云,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

  • 因由

    原因,缘故。王建《望定州寺》:“回看佛阁青山半,三四年前到上头。省得老僧留不住,重寻更可有因由。”

  • 孔墨

    孔子和墨子的合称。亦指儒墨二派。王维《赠东岳焦炼师》:“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 司马□

    【介绍】:失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题伏波庙》诗1首。

  • 窅然

    ①幽深貌。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②悠然。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介绍】:李白《远别离》诗句。二句以娥皇女英思舜帝之苦,以喻李白爱国之心的坚贞和对国家命运与前途之关心。苍梧,山名,即九嶷山。竹上之泪,《述异记》卷上:“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

  • 韩代封

    【介绍】:见韩琮。

  • 顾云

    【生卒】:?—894?【介绍】:字垂象,一字士龙,池州秋浦(今安徽贵池)人。与杜荀鹤、罗隐、郑谷等友善。咸通十五年(874)进士。曾入高骈淮南幕府,后为太常博士,预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乾宁初卒于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