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所固有的,只是在不同时期音值不同。至南朝齐时沈约、周顒等人认识到四声的不同,将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特征应用于诗文创作,开始讲求诗歌格律,至唐代,格律诗形
曾枣庄著。是书专论杜甫流寓四川十年的生活和创作,资料丰富,论及广泛,颇有地方特色,书中对学术界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亦时有己见。颇有参考价值。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介绍】:皇甫冉《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诗句。极浦,遥远的水边。平芜,杂草丛生的原野。二句描写离别时情景。出句写友人乘舟东去后的江流景色,对句以空旷的秋野景象抒发友人去后自己的寂寞心情。出句与李白《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后因以“三鼓”指勇气。贯休《杜侯行》:“金昆玉季轻三鼓,煮海悬鱼臣节苦。”
塘埭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方山埭南。传为倪姓所筑,故称。杜牧《台城曲二首》之二:“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9首。
【介绍】:见戴休璇。
指强忍住气恨。水神《霅溪夜宴诗》之二:“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
【介绍】:刘禹锡大和七年(833)作。诗借中秋赏月以表现情志。初读之,八句皆为写景,是说在月光之下,万物都变得洁净无尘,以至于使人间也似乎变成了玉京。细味之,作者尽力创造的这种清丽高洁、令人神往的境界
①吹拂;飘动。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②拨开。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