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渤

李渤

【生卒】:773—831

【介绍】:

字濬之,号白鹿先生,行十,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庐山,徙嵩山,宪宗元和九年(814)召为著作郎,敬宗时官至给事中,因直言触怒权要,出为桂管观察使。文宗大和中召拜太子宾客,卒赠礼部尚书。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录诗5首。

【生卒】:773—831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濬之,自号白鹿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排行九(十?)。李涉弟。早年不从科举,隐居庐山和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元和初,征为左(一作右)拾遗,不赴。九年(814),召为著作郎。迁右补阙。以直谏忤旨,改王府参军,分司东都。长庆元年(821),由考功员外郎出为虔州刺史。改江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进谏议大夫。宝历元年(825),由给事中出为桂管观察使。官终太子宾客。为人孤贞忠直,居官不顾个人利害,多所诤谏。能文章,多章、奏、记、传。《上封事表》、《考校京官奏》等直言无忌,文词峻切,气势充沛,是唐人疏奏名篇。《辨石钟山记》、《司空侯安都庙记》等也较好。《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六贤图赞》一卷、《御戎新录》二十卷,已佚;《真系传》一卷,今传。《全唐文》存文一卷,《全唐诗》存诗五首。旧署李涉《杪春再游庐山》诗,疑为渤作。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屈光有《李涉李渤年谱》。

猜你喜欢

  • 终军弃繻

    汉终军十八岁召为博士弟子,赴京师,入关时,关吏给他过关之繻(过关的符信),以为回程信物,终军认为大丈夫游宦,不得功名不还乡,弃其繻而去。后终以谒者给事中巡行郡国,建节东出关。事见《汉书·终军传》。杜甫

  • 杨修

    东汉弘农华阳人,字德祖。为人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常能揣知曹操之意,曹操忌其才高,且为袁术外甥,故因事杀之。见《后汉书·杨修传》。后比拟才思敏捷的人。李端《送单少府赴扶风》:“范匄非童子,杨修

  • 林琨

    【介绍】:唐代文学家。三原(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后期,曾任司驾员外郎知制诰。后又曾任膳部、司封、左司三郎中,谏议大夫。《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三篇、判一篇。事迹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

  • 刘聃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仕履不详。天宝以前人。李康成《玉台后集》曾选录其诗,今仅存二句,《全唐诗补编》录入。事迹见《后村诗话续集》卷一。

  • 陶仙

    见“陶弘景”。

  • 郏滂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昭宗光化中为六合令。作《六合怀古》诗五十首,分咏其地风物名胜。《全唐诗补编》存二十一首。事迹见《金陵诗征》卷三五。

  • 孤村绿塘水,旷野白云山

    【介绍】:陈存《穆陵路》诗句。二句写旅途中所见幽美景色。“孤村”与“旷野”、“绿塘”与“白云”各自在空间与光色上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一幅田园风景画。

  •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介绍】:李赤《姑熟杂咏·天门山》诗句。作者一作李白。这两句写天门山一带山青水急的景色。“寒”字写出松色之苍翠深郁,“碎”字写出石阻急流、浪花飞溅的形态,两个形容词用得贴切生动。此联对仗工整,动静结合

  • 猃猲

    泛指猎犬。猃,长喙猎犬。猲,即歇骄。短喙猎犬。韩愈《送文畅师北游》:“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

  • 二顷田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后因以“二顷田”指赖以生活的田产。李白《笑歌行》:“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